2024年6月20日下午,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原理教研室”在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三樓會議室舉辦以“親親相隐,直在何處”為主題的博士學術沙龍,開展學術讨論。該活動由原理教研室主辦,葛夏和高健康兩位博士主講,學校各院教師踴躍參與。
研讨會開始,首先由葛夏博士進行主題報告并提出論題,然後由高健康博士做了精彩的點評,最後,教研室老師和其他學院的師生一起進行了熱烈的讨論:
葛夏博士介紹了“親親相隐”這一論題的内容與出處。這一故事始見于《論語》,葉公對孔子說:“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回答:“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隐,子為父隐,直在其中矣”。孔子認為,“直”是通向“仁”的基本條件,這需要人表裡如一,憑着人真實的情感去做事情,而不是為了樹立某種名聲、達成某種目的,察言觀色,刻意而為。與之相應的,便是孔子對微生高的評價。以往學界對于“親親相隐”的讨論集中于這一命題形成常則後在社會秩序構建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與法律的平等之間的沖突,而忽視了孔子稱其為“直”的依據與用意,“仁”作為終極實在,有其“天命”依據,從生成之次第而言,孝親關系體現了“天命”之常,是其他一切關系的基礎,“子為父隐”展現了這種内在自然情感與外在行為的一緻,孔子以此啟示人發現本有之德,導人向仁而歸。
高健康博士從西方倫理學的視角,具體從“公”與“私”,“父”與“子”之間關系對親親相隐這一主題展開了論述。“公”與“私”發生沖突時,在情與法之間,是遵守正義還是應當維護親情?父子之間的親情能不能作為人類社會關系的基礎?高博士借希臘神話中的烏蘭諾斯、克羅諾斯與宙斯之間的弑父神話、俄狄浦斯的故事講述了西方神話中的另一種父子之間的關系。并指出,親親相隐在當代社會的法律判決中仍然具有參考價值,儒家在調和外在刑罰和内在親情之間的對立局面時仍具有現實意義,一些案例便充分考量了親人情感因素對法律的挑戰,在尊重生命、維持平等的基礎上,讓“公序”與“良俗”相互增益。
張小蘭書記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對孔子的思想進行了點評,指出儒家理論在近代轉型中遭遇的挫折,以及與當代社會秩序之間的矛盾;許雅濱教授指出,理論不能脫離其産生的土壤,因此要面對事件本身而具體分析,就其當時所處社會階段而言,儒家哲學在維系古代社會秩序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其表達的内容對于現今對社會、自然的認知來說存在一些疑問。黃其峰老師就“親親相隐”的論證方式進行了反思,指出外部反思其實就是教條主義。其他老師也進行了精彩發言。
最後,研讨會在衆人的意猶未盡中結束。該次學術研讨會帶來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西方學術觀點上的交流,還包含了新時代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指示實踐的嘗試,讓我們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的同時努力以中國之思、時代之思為人類文明發展貢獻力量。
活動現場(一)
活動現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