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珠江流域的大沙田都是一些沖積灘塗,空曠寂寥,人煙稀少,疍民生活艱苦而單調,為了抒發心中的苦悶和孤寂,以及減輕生活和勞動的壓力等,而創作誕生鹹水歌這一口頭文化。廣東省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口西岸,宋代以前是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山地和丘陵島嶼,随着珠江三角洲面貌的日新月異,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縱橫的河湧日漸減少,大片的土地成為了工業園區。而疍民以捕撈、以種養為生的生活方式正日漸改變,加上多元化的現代娛樂無處不在,曾經傳唱百年的鹹水歌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河流和土壤,外來文化的大量湧入更是使年青一代文化意識、價值取向産生了巨大改變,使鹹水歌處于絕唱的邊緣。本次調查報告通過調查數據、訪談等方法并結合現實進行分析,逐步找出鹹水歌衰弱的原因,進一步了解到鹹水歌,繼承和發展鹹水歌,同時,希望中山鹹水歌能在下一代得以傳承和發展,使這一嶺南傳統音樂重要元素相傳和發展下去。
關鍵詞:中山坦洲;鹹水歌文化;難題與對策;傳承與發展
關于中山坦洲鹹水歌現狀與發展的調查報告 - 2016級學生優秀調查報告 - 物管1班黃麗玲(指導老師王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