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當代女青年性侵、性騷擾狀況的調查報告
2017
信息技術與工程學院信息1班
調查小組組長:陳關靖 學号:201706050047
調查小組成員:黎曉楠 學号:201706050043
執 筆 者:陳關靖 學号:201706050047
内容摘要:當前社會中性騷擾行為與性侵的案件頻發,不利于我國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剖析性騷擾、性侵事件的發生規律,從而進一步制定針對性騷擾、性侵害的防治措施就成為了當務之急。當前本調研報告通過調查問卷與具體案例相結合的方法對當代女青年遭遇性騷擾、性侵犯現象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了當前女青年為什麼會遭遇性騷擾、性侵犯的原因。由于男權社會這個巨大社會背景,以及受中國傳統封建思想影響,人們從小缺乏性教育,部分男性不懂得尊重女性,而女性又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電視媒體網絡錯誤輿論的引導,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等因素大大提高了類似現象的發生頻率。因此,制定一套完善而又嚴謹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建立事後的處理機制來預防和處理性侵、性騷擾現象是十分有必要的。應加強女性的自我保護意識,緊抓道德和法律這兩個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雙管齊下,才能減少性騷擾、性侵事件的發生,促進男女平等,營造和諧社會。
關鍵詞:女青年;性侵;性騷擾;思想;法律
一、選題意義
當下,我們經常會在電視、網絡等媒體看到女青年被性騷擾或者性侵的新聞。我們肯定都會有疑問,為什麼如今這些現象頻頻發生?倘若女青年真的置身于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自救呢?如果真的無法避免,女青年又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呢?為什麼這些受害者事發之後甯可沉默,也不願發聲尋求幫助呢?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二、調查背景與現狀
(一)法律曆程:我國憲法中第48、49條具體規定了保護女性權利的政策、原則和規範,為女性的權益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而自1992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則通過婦女的政治權利、文化教育權益、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等多個方面保障婦女的權益。但是,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女性被性騷擾、性侵的現象卻層出不窮。這無疑是對于女性的權益以及社會的秩序的一個挑戰。如何依法維護女性的權益,促進男女平等與社會安定已成為當下的一個重要挑戰,因此,我國于2005年8月28日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二)現狀:在百度搜索框搜索“性騷擾”和“性侵”,相關結果約26,600,000個,在新浪微博上,各種曾被黑暗陰霾籠罩下的性騷擾現象和性侵案件開始暴露在陽光之下,接受着網友們的評論。但是除了在新聞或網絡的媒體上能看到的,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一直上演着這類事件。還有更多的女性不敢發聲,抑或是發聲了但是現實生活中卻遭到很多人的嫌棄,在網絡上遭到網友的人身攻擊甚至人肉搜索等等諸多原因,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女性在事後的權益維護。因此,我們很有必要針對這種現象進行專題研究,剖析當事者在當時的心理,給廣大女青年提供應對指南。本文選取幾個典型事件,對于當事者、與當事者有幹系的人以及社會各界的反應作分析。
三、調查時間、形式、對象、目的等
調查時間:2018年7月——8月
調查形式:網絡問卷
調查對象:男、女青年共1008人,有效調查問卷為1008份
調查内容:本調查主要是針對青年對于性騷擾、性侵的相關知識與法律的了解程度,此類事件的發生頻率,青年對于此類事件的看法以及青年是否掌握自救的措施等問題進行了調查,收效甚好。
調查目的:一是了解當下性騷擾、性侵現象的發生頻率,二是了解青年對于相關法律的了解程度,三是研究在此類事件中,當事者、與當事者有幹系的人以及社會各界的反應及應對措施,四是剖析性騷擾、性侵事件頻繁發生的原因,五是給廣大女青年提供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以及在事後的維權的方法。
調查方法:調查問卷、具體案例與司法統計三者相結合
四、從性騷擾、性侵事件中折射出的問題
1.對女性進行的性騷擾、性侵事件頻繁
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是指帶性暗示的言語動作,針對被騷擾對象,通常是加害者肢體觸碰受害者性别特征部位,妨礙受害者行為自由并引發受害者抗拒反應。而性侵(Sexual assault)是指加害者以威脅、權力、暴力金錢或甜言蜜語,引誘脅迫他人與其發生性關系,或在性方面造成對受害者的傷害的行為。當前在我國社會中性騷擾、性侵害現象的發生率較高。調查顯示,在被調查者中,有48.06%的女青年曾遭遇性騷擾或性侵害。這說明,性騷擾、性侵害行為在我國十分普遍、猖獗,嚴重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權利。
2.女青年更容易遭受到性騷擾、性侵。據國内一個媒體的調查數據顯示,女青年遭遇性騷擾、性侵概率高達42%。
3. 受害者在被性騷擾、性侵時不敢于說“不”,而在事後也羞于啟齒。
在電影《熔爐》中,作為一所聾啞學校老師的姜仁浩在一次偶然機會下發現,這所學校到處是暴力和性侵。受害的孩子在遭受性侵時痛哭流淚,大聲掙紮,可是卻沒有一個人來救她。這名老師出于正義感開始收集孩子們被性侵的資料以打官司。可是他面對的是相關機構和政府官員的相互踢皮球置之不理。而在法庭上,因為涉事校方與法院官員相勾結,性侵學生五年的加害者僅僅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甚至還有已收受校方金錢賄賂的家屬,願意庭外和解。這雖然是一部電影,過于殘忍令人十分悲憤,但是,這僅僅是一個縮影,相信在我國也會發生過部分情況,隻是他們都隐匿于黑暗之下,籠罩着陰霾,受害者伸手不見天日,無處哭訴。在我國,很多性侵案都是在事發後在被警察立案。就如2015年的高雲翔性侵案就是在三年後才被曝光。
五、從性騷擾、性侵害折射出的問題的原因
(一)我國的性知識和婦女保護法的普及程度較低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1008人中,有53.97%的人在年幼時并沒有了解過性騷擾、性侵的相關知識,而在年幼時了解過相關知識的46.03%的人中,通過家人了解的占23.91%,通過學校了解的占24.4%,在接受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同時,還有87.8%的人會自行去了解。這說明,我國青少年兒童接受的性知識教育是非正規化和不全面的。而在關于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查中,則有76.88%的人是不太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也就是說,他們是完全沒有意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是一部能夠在性騷擾、性侵事件中保護受害的女性權益的法律。大部分人認為談“性”是肮髒的,所以在我國的封建社會中,我國性方面的教育一直是空白的。在1963年,周恩來總理提出在青少年中進行行衛生知識的普及教育,但是這一舉措始終沒有得到深入的貫徹落實。
(二)封建思想中的男女不平等所緻
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國由來已久。由于男性在體力等勝利方面天生由于女性,在人類進化早期,更強的體力意味着更多的食物來源,在部落戰争中更多的生存機會。所以人類在進化中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男性具有社會性的天然優勢,因為男性的體力優于女性,所以才能更好的農作幹活,在古代才能獲得更多的勞動回報。中國長期處于小農經濟,農作對于男性來說更有優勢,在當時資源有限甚至匮乏的情況下,也就構成了父母重男輕女思想的經濟原因。這一曆史因素也因此影響至今。所幸,在2018年8月,廣東全面開展實施中小學性别平等教育政策,通知中要求,各地中小學要結合實際和學生需要開展性别平等教育,将性别平等教育内容融入德育課等校園文化教育活動。這在日後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男女平等。
(三)女青年的主觀因素以及所處環境的客觀因素
從主觀方面來講,一是疏忽大意。女青年沒有預見自己可能會遭受性騷擾、性侵害的結果,缺乏警惕性,被加害者趁虛而入。二是誘發被侵害。女青年行為輕浮,衣着性感暴露,導緻加害者見狀“精蟲上腦”,實施加害。三是貪圖享受。前些日子在新浪微博上看見了一個姑娘發布了一條關于自己被多次性侵尋求幫助的微博。深究發現,原來這位姑娘是接受了加害者的金錢而心甘情願被侵害,可沒想到加害者變本加厲,屢次騷擾她。她與加害者交涉無果才發此微博以尋求幫助。這種情況雙方都有過錯。
而從客觀方面來講,一是社區因素。社區因素指聚集一定的社會成員或其群體所形成的相互交往與關聯的社會共同體及其活動範圍。性騷擾、性侵的發生率在城市高于鄉村或城鄉結合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高于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城市和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由于社會生産力較高,人口流動較頻繁,且群體也是很複雜的。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很容易就産生經濟條件的差異形成的階級對比。而經濟地位的不平等往往就會産生以金錢或經濟利益來威逼利誘緻使發生性騷擾或性侵的事件。在這時候加害者往往會選擇手無縛雞之力的女青年進行侵害。二是家庭因素。家庭對于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第一課堂。而家長對于孩子的影響可謂是至關重要的。蘇聯曆史上最兇殘的連環兇手——紅色開膛手安德烈·齊卡提洛出生在貧窮的年代,幼時其父母總是因為他有尿床的毛病而打罵他,他還親眼目睹了烏克拉大饑荒時代的食人事件以及自己的母親被德國士兵侵犯。還有他父親的“叛變通敵”,緻使他産生了了食人心理、性功能障礙、社會恐懼症等等的後遺症。可見,家庭教育的不當,會對孩子留下終身的影響。家長的素質低下以及教育方法不當,很容易使孩子産生逆反心理。不能給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與引導,一味的放縱,問而不答,會使孩子對性産生錯誤的認識,在日後,男孩子很可能做出性騷擾、強奸的行為,女孩子可能會缺乏對自身的保護意識。三是文化因素。我國現代社會在一定程度上還殘存着男權社會的特點,女性的部分權利還不能完全得到保障,一些侵犯女性權利的行為諸如性騷擾、性侵也就無可避免的發生。
(四)傳統禮教、對受害者的壓力影響、網絡輿論、法律
1、傳統禮教的束縛,長期以來對于性問題的敏感。在我國古代,一個家庭對女子的管束甚嚴。他們認為女孩子就要保持“純潔”之身,還要有純潔的思想,是嬌嫩的花朵,“性”知識在她們未出嫁之前都是談之尚早的,所以這也就無可避免古代女子對于“性”知識的懵懂。緻使如今,還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們有着這種傳統觀念,緻使他們對于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欠缺。
2、雙方社會關系中對受害者的壓力影響。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459名女青年中,有22%的人是曾遭遇過熟人性騷擾、性侵的(“其他”選項的答案基本都是熟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Mary Koss展開了對于“熟人強奸”的課題研究。在此之前,那些發生在熟人之間的性騷擾、性侵害都不被認定。這項研究表明,84%遭受強奸的女性是認識加害者的。而在廣東,有句俗語叫做“黃皮樹鹩哥——不熟不吃”,意為有些人做不正當的事情專門找熟人下手。這在性騷擾、性侵事件中,很多加害者會從自己身邊的人中下手,據被調查者的回答,其中不乏“媽媽的男朋友”、“家庭教師”、“老闆”等等的角色。這些加害者因為與受害者是有聯系的,所以受害者的一些基本情況他們也是了如指掌的,他們甚至還會因為掌握了受害者的隐私來威脅受害者。在遭受符合法律定義的性侵受害者中,僅僅隻有27%意識到自己被性侵了。這些受害者當時根本沒意識到自己遭受到了來自熟人的性騷擾、性侵害。因為她們對眼前這個熟識的人給予了信任,她們根本沒想到他竟會傷害自己。在這27%的人中,肯定不乏因為膽小懦弱,害怕說出來會自己父母親戚異樣的眼神。熟人作案的話,她們就算是勇敢的說出來,加害者也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去解釋。這樣她們的話便不被信任了,倘若是同事上司進行的侵害,受害者要舉報,那麼損失的就很有可能是前途和工作了。
3、網絡錯誤輿論的誘導影響,認為是受害者行為不檢點。在紀錄片《獵場The Hunting Ground》中,她們被強奸了,卻遭到了質問和指責。這些人會說,“肯定是你穿的短裙吊帶,太露”、“你拒絕他了嗎,你當時反抗了嗎”、“你在那時喝酒了嗎”等等諸如此類的質疑。這就好像在說,是受害者的責任讓加害者有機可乘,如果受害者行為保守,強烈反抗,那就不會遭受侵害了。其實不然,生活在中東的女性都穿着“布爾卡”,但是,在中東的犯罪率還是很高。這說明,雖然女青年的自我防範意識很重要,但是在性騷擾、性侵害事件中,起主導作用的還是加害者。正是因為這些人對受害者的譴責,導緻很多受害者不敢輕易發聲。
4、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在日本這個色情産業發達的國家,卻會有男子因為害怕被檢舉為“電車癡漢”而在逃跑中不慎掉落鐵軌緻死。一名東京的律師曾表示,“電車癡漢”的定罪率是99%的,因為如果被告人洗脫罪名就要提供比原告的懷疑更加強有力的證據,然而想要證明沒摸過原告幾乎是不可能的。日本的《迷惑防止條例》給出了對“癡漢”的嚴厲處罰,并且在定罪後,不僅會失業,還會名譽盡失。而在我國,相關的法律條例較少,并且細看還不夠完善,沒有詳盡的寫出哪一項行為應判處什麼罪,有什麼相應的處罰。
六、應對性騷擾、性侵害的解決方案與可行性建議
應從四個方面入手,自身、家庭、學校、社會、立法層面。
(一)從女青年自身方面,應有意識的保護自己
獨自行走在街道時,應該保持警惕心,一旦發現有異狀應馬上向附近的人求助。在上出租車時應該記下車牌号碼并且發給朋友保存,若有突發事件可以馬上聯系。盡量減少在夜晚出門等。
倘若發生性騷擾,第一要勇敢說不,或者大聲呼叫,一般加害者會因為多人注意而放棄行動。如果不反抗,加害者便會變本加厲,甚至會進行性侵。第二要記得保存證據,例如通訊記錄或者約定地點的監控錄像。第三要告知父母身邊的值得信賴的人,在必要時候他們可以出庭作證
[6]。
如果不慎被性侵了,第一時間報警,警察就可以以最快速度從受害者身上采集血液、精液、體液等樣本進行比對。還能在監控錄像删除之前拿到證據。如果和加害者有信息或通話記錄,盡量截圖保存下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編第四章第236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從重處罰
[9]。就是說如果女性是拒絕的,但是有人以威脅、暴力等方法脅迫發生關系的就是違反刑法了。因此受害者在遭到侵害後記得拍照保存自己身上的傷痕以表明自己是被脅迫的
[7]。
在事後可以向身邊信任的朋友或家長傾訴,尋求幫助,定期接受心理咨詢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家庭方面。父母應當做好表率,盡量少在未成年的孩子面前作出過于親熱的行為。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目前來說沒有任何一項研究證明提前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就會加大發生性騷擾、性侵害的事件的概率。并且,接受過性教育的孩子對于自己安全保護意識往往比沒接受過的要高。
(三)學校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女青年是仍在上學的,因此我認為,學校需要制定一套學校反性騷擾、性侵害的制度,以保護在校女學生的權益。在學校也應加設性教育課程,而不是單單歸于心理課的教學範圍。這項制度可以讓遭受性騷擾、性侵的學生得到幫助,以給予加害者懲罰。
(四)社會層面,其中包括社會的機構如婦聯、公安機構以及網民等。
婦聯等社會組織應當定期慰問街道或者所屬街道的企業中的女性,派發性知識安全宣傳小冊子,舉行相關講座等,宣傳男女平等的觀念,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網民應當遵守網絡規則,不應該因為網絡是匿名的就口無遮攔,出口傷人,尤其是受到侵害的女性,本身心靈已經受到打擊,勇敢的在網絡上說出來還要遭受來自社會的二次譴責,這對她們來說是多麼的不幸。網友們應該在自己能力限度内給與受害者幫助。
公安機構應當在公共場合加大巡邏,便衣民警巡控,分析發案重點區域,掌握規律以精準打擊。真正做到像2018年8月6日深圳公安在微信公衆号上發表的:“世上好看的小裙子,你盡管去穿!地鐵上的色狼,我們來抓!”那樣
[8]。
(五)法律層面。個人認為應該在憲法的指導下,針對性騷擾和性侵專門制訂一部法律,針對各種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罰。
七、調查總結與展望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得出了當代女青年遭受性騷擾、性侵犯的概率與其中所透露出的問題,并對此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在調查過程中,收到不少受訪者的贊賞,以及很多人的大力配合,本調查才得以順利開展,我相信隻要我們全社會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女青年,給女青年更多的幫助與理解,營造男女平等氛圍,相信我們國家一定會變成更加和諧美好的。
參考文獻:
[1]程鵬,楊娜.性騷擾行為的原因分析[N].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
[2]羊城晚報.關于我省全面開展中小學性别平等教育的通知[N],2018-8-17.
[3]蘇碧.淺談女大學生性侵害的原因和對策[N].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98.
[4]魏巍.鳳凰知道 日本人如何對付電車癡漢[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709/08/535749_393102707.shtml,2014-7-8.
[5]阿夏桑.表白被拒後,他評論了女孩幾千條朋友圈 [EB/OL].
https://mp.weixin.qq.com/s/DLv7026GG0YqOMwJpElOTQ,2018-7-6.
[6]雅君.1/3的高校性侵事件查無無後續,學校反性騷擾制度何時立?[EB/OL].
https://mp.weixin.qq.com/s/CkAkm3yBqMugHpyTJ7SVCg,201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