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z/sjjxcg/
首頁- 網絡思政- 實踐教學成果

探索科技養豬,助力振興鄉村——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英德市溫氏養豬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的調查報告-2017級英語2班唐彩芳等(指導老師:王靜儀)

探索科技養豬,助力振興鄉村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英德市溫氏養豬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的調查報告
 
 
班級:2017級外國語學院英語二班
調查小組組長:鄭韻韻    學号:201701010042
調查小組組員:莫浩嘉    學号:201701010043
調查小組組員:唐彩芳    學号:201701010039
執   筆   者:唐彩芳    學号:201701010039

 
      内容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為解決好“三農”問題具有重大的戰略性意義。本報告從英德市農村養豬業的層面,用發放網絡問卷和實地調查的方式,探讨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英德市溫氏養豬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借鑒溫氏 “公司+農戶”養豬模式的經驗并結合調研結果,提出了養豬業發展在人才、技術、環保方面的對策和建議,幫助當地養豬業進一步發展,呼籲政府加大對養豬業的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特色産業,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養豬業;溫氏;現狀;前景
 
      一、 調查背景
      (一)鄉村振興戰略内容及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在深刻認識中國新時代下“三農”發展新階段、新規律、新任務基礎上做出的重要戰略,其任務是在新時代下努力解決好“三農”問題,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主打脫貧攻堅戰,重要的是讓農村農民真正參與到各項産業的發展壯大中,解決農村農民就業問題,提高生活水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城鄉發展過程中不平衡的問題,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三農”思想,讓農民有了奔向幸福生活的際遇。
      (二)英德市養豬現狀概況
      英德,位于廣東省的中北部,是珠江三角洲與粵北山區的結合,緊鄰湖南、江西、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英德市地區農民較多,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農戶走上養豬道路,養殖數量逐年增加,生豬産量每年每戶約為1000頭,分兩批次養殖。豬肉質量較好,市場價格波動大,銷售渠道窄。更重要的是,廣東華農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英德分公司也坐落在這座小城市,讓該地區的農民得以享受到溫氏養豬模式帶來的好處和效益,養豬戶生活水平越來越高。
      (三)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概況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由農民集資起步,以養雞業、養豬業為主,兼營食品加工,是一個多元化、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現代大型畜牧企業集團,同時也是全國農業産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之一。該集團最早建立了以"公司+農戶"為核心的養殖模式,并在時代發展的篩選淘汰中,頑強地保留了下來。該模式主要是公司以委托飼養的方式讓農戶負責種豬的育肥、喂養,同時在農戶養豬過程中提供種苗、飼料、疫病防治、養殖技術、回收銷售、市場等服務,在生産周期結束後向農戶回購生豬,并支付一定的托管費。而農戶隻需要出資建立養殖場,并與公司簽訂委托協議,繳納一定的預付金,即可進行生豬養殖,獲利穩定的效益。
 
      二、調查時間、地點、對象等
      調查時間:2018年6月
      調查地點:英德市英紅鎮大塘面
      調查對象:英德市英紅鎮大塘面養豬場負責人、當地養豬戶和村民
      調查方法: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
      調查内容: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開展英德市溫氏養豬産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的調查。首先,通過網絡查詢資料和實地走訪養豬場,在與養豬戶交流中了解到養豬的規模、技術、收入等情況。接着,通過問卷調查大緻得出養豬戶在溫氏養豬公司下的養殖情況以及對未來五年在養豬方面的期許,并針對當前養豬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和對策。最後,将問卷調查數據、所查詢的資料和實地走訪調查情況相結合,更準确地分析問題。
 
      三、 數據分析
      問卷數據是結合實地走訪結果和網絡問卷調查結合而得,其中,網絡問卷發放回收了近200份,實地調查中則發放了50多份,發放人群主要為大學生、當地村民和養豬戶,數據較為真實、可信。
      (一)大部分農民對鄉村振興戰略了解不多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是在新時代下,順應廣大農民群衆期待,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從圖一得知,人民對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盡管有一定了解,但并不深入,比較了解加上不了解的人數超過了80%。由此說明了在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後,從國家到地區都有一定的宣傳普及,但由于農村地區農民知識文化水平較低,因此對該戰略了解的不多。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宣傳普及、落實力度有待提高,仍需深入中小城鎮及農村的每家每戶中,讓農民知曉其具體内容,走上脫貧緻富道路,盡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标。同時也可看出,人們還是對鄉村振興戰略中描繪的藍圖目标充滿了期待,期待能夠進一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二)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民帶來實際好處
      從圖二的圓環百分比中可得,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超過60%的人家庭經濟條件和鄉村環境明顯得到改善,其次收入來源增加,醫療方面也更加有保障了,相信在下一代教育和未來的收入預測上滿意度将會越來越高。這說明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真正做到了從基本國情出發,深入研究“三農”問題,考慮到了鄉村發展的各個方面,真正做到為民利民保民,讓廣大農民群衆能夠受益穩定、安居樂業,獲利面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社會秩序才能有條不紊,這是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成就的基本體現。
      (三)養豬人才和技術是關鍵,環境污染不可忽視
      振興鄉村,養豬人才是必不可少。從圖三得知,農村養豬業在發展過程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技術支持。在過去幾年的穩紮猛打下,廣大養豬戶已獲得一定的資金,但養殖設備技術仍然較為落後、傳統。同時,養豬場規模越大,産生糞尿等廢棄物越多,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顯現,若是得不到妥善解決,不僅會影響到農村周邊地區的生活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問題,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同時養豬業本身的發展也會受到相應的制約。另一方面,在農村地區,勞動力資源充足,閑散勞動力多,養豬過程中所需的人力已經不成大問題了。因此,在農村養豬業的發展中,應該積極引進養豬人才和高科技,提高農民養豬的效益。另外,養殖戶在積累一定的資本後,則應考慮養殖場發展的自動化和綠色化模式,堅決做好養殖場的環境保護工作。然而,這兩化離不開技術和人才,政府應加大這兩方面的支持和監督力度。
      (四)通過養豬緻富的人數非常少
      從圖四的調查結果可知,有41.88%的人身邊是幾乎沒有依靠養殖業來發家緻富的,隻有極少數人是靠養殖業來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家庭經濟情況。一來是農戶們擔心自身的養殖技術問題,擔心養殖失敗導緻虧本;二來是豬種的引進和生豬的銷售渠道問題,導緻很多農戶沒有足夠信心選擇養豬行業。其次,大規模的場地和充足的養殖資金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養豬存在很多的疑慮,選擇通過養豬的方式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對于對大多數紮根農村、沒有外出大城市務工的農民來說,就得在農村做一些項目,而養殖就是其首選,而在衆多養殖項目中,養豬又是風險較小、回本較快的選擇。因此,養豬業的未來收入十分可觀,人們應該往長遠考慮,如有機會應該好好把握。
      (五)大多數農民對養豬還處于觀望中
      由圖五可知,對養豬業未來幾年發展趨勢持“說不準”态度的人占多數,在農村地區養豬業缺乏吸引力,農民養豬的積極性不高。近幾年,許多養殖戶想靠養豬發财緻富,提升生活水平,因此紛紛加入養豬行列,導緻市場大崩盤。一些養豬戶在沒有長遠考慮的情況下,就盲目認為未來養豬業利潤會越來越低,賺不了多少錢,則開始慢慢退出養豬市場,一些“準養豬戶”見此現狀也退而求其他職業出路,導緻養豬戶越來越少。但相比之下,仍有一部分人相信利潤會越來越高,這與養豬業的良好現狀是脫離不了關系的,而對養殖利潤仍有懷疑的人則需要一些政府、養殖公司等的幫助讓他們的度過發展的觀摩、瓶頸階段。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多數人對養豬的前景仍然是處于觀望中,不敢輕易嘗試。但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豬肉的需求量将會越來越大,畢竟豬肉是中國人的日耗品。因此,市場價格也會随着上升,養豬的利潤和效益實屬樂觀。
      (六)養殖綠色環保化,迫切且有必要
      從圖六條形圖的數據分析顯示中可得,有将近70%的人認為個體養殖戶規範化、綠色化管理非常有必要而且還需加強。農村養豬戶多為傳統的小規模養殖,多采用簡易的豬舍,設備條件和技術較差,導緻養豬場環境惡劣,生豬品質受到影響。因此,農戶應從環保綠色出發,對豬場實行綠色化管理,如相鄰的養殖場之間采取隔離等措施,盡量使建築和設備更加精良環保化,同時嚴格遵守排放糞便的标準,以細緻科學的管理提高養殖的生産效率,獲得更高的養殖效益。
      由此,縱觀養豬産業現狀及發展前景的問卷調查所進行的數據分析,得出以下結論:首先,養豬業面臨的競争越來越大,機遇與挑戰皆存在,養豬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主要是養殖技術以及養豬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其次,農戶在養豬過程中的環保問題不容忽視,農民養豬壓力越來越大。再者,當地政府缺乏對養豬業的政策扶持。最後,許多人未曾接觸過現代化的養豬模式,了解程度較淺,對養豬市場及發展趨勢分析不到位,養豬熱情不高。因此,溫氏“公司+農戶”的養豬模式是農民較好的選擇,隻要養豬戶嚴格地按照公司要求,做到養殖手續齊全,環保合格,并且在專業人員的培訓指導下進行飼養,則可以解決養殖過程中的擔憂。這種模式不僅有助于壯大該企業,而且能有效改善農村養豬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帶動了千家萬戶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許多農戶在加入溫氏“公司+農戶”養殖模式後,收入明顯增加,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四、原因分析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豬、雞、鴨等肉食類已成為居民的日耗品,需求量大。而就目前情況來說,養豬業的競争也越來越大,農村傳統的養豬模式即将被淘汰,不再占據市場優勢。同時,加上2016年國家對養豬行業采取的強制性環保措施和趨緊的土地政策,更是讓養豬戶寸步難行,所以在仔細考察市場環境及權衡利弊之下,許多農戶紛紛加入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部分地區為廣東華農養殖公司,而“公司+農戶”這種生豬養殖模式則愈發受歡迎。原因有如下:
      (一)傳統養殖風險大,溫氏養豬保障高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農村經濟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時期,一些鄉鎮的産業結構不可避免地要進行變革調整。然而,養豬業作為農村發展的支柱性産業以及農民緻富的重要途徑,在市場經濟活躍的條件下,農村傳統小規模的散養模式,其弊端也在逐漸顯現。一方面,農戶自己養豬不僅經營成本高,單幹容易虧本,養殖風險大,而且大多數農戶文化知識水平較低,缺乏先進的養豬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銷售渠道少。因此,他們不得不從外面引進這些“法寶”,在養豬方面進行升級和調整。另一方面,一旦農戶與溫氏合作,形成了“公司+農戶”這一模式,養殖戶領養種豬後,便會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提供上門指導服務,包括仔豬、飼料、防疫、技術等。更重要的是,不管市場價格等行情如何變化多端,等生豬到達出欄時期,公司都會上門再回收,因此農戶有較高較穩定的養豬收益。
      (二)養殖位置定位好,勞動力不成大問題
      溫氏“公司+農戶”養殖公司,大多把養豬地點定位到一些農村或中小城鎮地區,閑散勞動力,人力不成問題。并且“公司+農戶”的養豬模式一來可以吸納農村勞動力,增加收入和就業機會,提高村民生活的幸福感;二來這一模式适用範圍廣,符合農村實際情況,既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還能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壯大地方财政。因此,便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其中,成為溫氏養豬中的一員。
      (三)有效防控疫情,提高生豬品質
      農村傳統的養豬場,多采用水泥地面,不透氣且不符合豬的生長環境。加上飼養方式不恰當,污染嚴重,生豬免疫力差,容易染上病菌,疫病防治難,其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不僅增加了治療難度,而且導緻生豬品質持續下降,影響食品安全。從近幾年的市場行情看,生豬數量基本上滿足社會需求,但其質量卻很難做到讓人民滿意、放心,人們對豬肉的信賴度也大不如前,同時,疫情是影響生豬出欄時的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農戶加入溫氏後,公司能夠科學地指導農戶飼養,有效防治疫病,生産效率高,農戶損失減少。更重要的是,溫氏公司與華南農大、南京農大的聯系合作,養殖管理體系和疾病防疫體系成熟可靠,能夠讓農戶降低養殖風險。因此,農戶在公司正确的指導養殖下,生豬的質量能得到較大的保障,為老百姓提供安全的豬肉食品。
      (四)環保措施好,向綠色規範化看齊
      随着農村養豬規模的擴大以及養殖方式不當,污染問題日益嚴峻,一項項養殖與環保政策、法律也相繼出台,使得農村散養戶紛紛陷入困境,不得已退出養豬行列。例如,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就嚴格地提出畜禽養殖場應當建設相應的無害化處理設施。2017至2018年,也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政策年。由此可見,養豬場必須進行整改,切莫讓污染成為“攔路虎”,走向綠色化,而溫氏能夠指導農戶建立自動化喂養、處理豬糞等環節,實現零污染,可持續,帶動農村新型畜牧業。
      (五)政策扶持保障好,企業帶頭作用強
      近幾年,國家和政府都在鼓勵農戶們進行标準化的規模養殖。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政府對當地農村養殖戶具有一定的支持政策,給予相應的補貼。同時,溫氏企業有悠久的創業曆史,銷售渠道廣且穩定,農戶在與溫氏合作養豬後,不用擔心銷路問題。由此觀之,溫氏無論是在生豬出欄前,出欄後,都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龍頭帶動作用,公司和農戶緊密聯系在一起,公司不斷發展壯大,農戶也走上穩定的緻富道路,最終達到利益雙赢。
 
      五、 可行性方案
      借鑒溫氏“公司+農戶”養殖模式的經驗,并結合調研結果,針對英德市豬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提出以下建議:
      (一)人才技術是關鍵,優化創新不可少
      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放在核心位置,實現人才振興。同樣地,農戶養豬緻富,人才技術也頗為重要。在農村養豬業的發展中必須堅持以農民為主體,從各地區引進和培養優秀的養殖人才,為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民緻富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打造一支推動中小城鎮和農村養殖業發展的生力軍。另外,溫氏“公司+農戶”這一養殖模式也要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完善一體化産業鍊,在育種、銷售等方面實現标準化、規模化、集約化。還可以在原有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發展“公司+家庭農場”“公司+合作社”等一系列養殖方法,為農民提供更多的選擇,真正參與進公司的養殖産業體系之中。
      (二)做好外部環境,加大獎勵措施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為盡快完成脫貧緻富大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從而壯大地方财力,政府應适當給與一些獎勵、扶持措施,大力支持農民養豬。例如泗洪縣政府出台了《泗洪縣重點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新建基地進行獎補通知》,對與國家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宿遷溫氏畜牧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實行四統一保養殖的農戶,每戶補貼2萬元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這不僅有助于極大地調動廣大養豬戶的養殖積極性,提高養豬業的吸引力,推動該縣生豬養殖産業快速發展,而且還有助于盡快完成脫貧攻堅工作,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标。
      (三)提高環保意識,加強監督管理
      如今,全國各地區都在實行禽畜的禁養政策,養殖門檻越來越高。農戶在嚴格的土地和環保政策下,應該嚴謹處理好豬場排放問題,配置完整污水處理設施,不踩線不越線,踏踏實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而有關政府及溫氏公司也應加強監督,共創一個零排放的養殖環境。這不僅需要農村養殖戶對養殖技術和知識規範化科學化的全面掌握,還要學會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去處理、防控疫病等。政府方面,則應該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對個體養殖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引進更多的人才和更好的科學技術。同時,養殖戶要提高的環保意識,在養殖的同時興建沼氣池,以實現資源的再次利用。
      (四)擴大養殖規模,實行自動化管理
      養豬業要發展,農戶要緻富,就要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不能一成不變,養豬規模也如此。農戶在積累到充足資金和經驗後,可向公司提出擴大自家豬場規模,建立專業化、一體化的中大規模豬場,加上配用現代化的專業設備,實現全自動化養殖。如使用全自動化的養殖控制系統、環保系統等,配備自動簡易的喂料線、飲水線、清洗線,還有水簾、帷幕、風機等,不斷優化生豬的生長環境。同時,信息化系統還可以幫助農戶監督管理養殖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實時掌控養殖情況。這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高養殖效率,省時省力又省心,而且還能讓每一頭豬都受到最合理的飼養和照顧,有助于防止農戶發生大範圍的養殖損失,最大程度降低養殖成本,大大提高養豬的效益。
      (五)積極開展培訓,強化科學養豬觀念
      未來幾年的養豬業,競争必定會愈來愈激烈,養豬戶既要仰望星空、深謀遠慮,相信養豬行業的美好前景,又要腳踏實地、直面難題,重視防範風險,增強養殖技術和環保觀念。溫氏公司應帶領、指導農戶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将豬糞等廢棄物實現無害化零排放、豬糞變廢為寶,促進養豬業良性健康發展。同時,養豬若想走得遠、發展得好、利潤還高,養殖技術和文化素質必不可少,農戶也應定期主動到總公司等培訓機構參觀學習,積極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術,掌握現代化信息系統,熟練應用信息技術設備采集、處理和防護養殖信息,以此強化科學的養豬觀念,提升養殖效率、降低市場和技術風險,讓自身文化、技術兼備的新型農民,為建設新農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我國在世界上不僅扮演着養豬大國的角色,同時也是一個強大的豬肉消費大國。現如今,中國正處于養豬生産方式的重要轉型時期,養豬模式也正由傳統散養向規模化養殖轉變。盡管目前英德市農村養豬業的發展現狀仍存在一定問題,但溫氏 “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憑借其優越的技術優勢和利益聯結機制,能有效地彌補各種不足,提升合作農戶收益,帶動英德地區的農民走上緻富道路,提高生活水平。加上随着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豬肉的需求量相當大,在未來幾年,養豬業是利大于弊,前景十分好。
 
 
 
參考文獻:
[1]靳慧傑.中國養豬業的現狀與未來[J].今日畜牧獸醫,2011(12):1-4.
[2]支太煥.農村養豬産業問題與對策分析[J].北京農業,2012(24):75.
[3]朱澤.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J].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17(12):32-36.
[4]羅如意、方熱軍. 淺談中國養豬業現狀及提高養殖效率的方法[J].湖南畜牧獸醫,2014(5):10-13.
[5]韓長賦.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N].人民日報, 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