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中國背景下書籍版權保護意識現狀及預防措施的
調查報告
班級:2017級電子商務管理學院電商二班
調查小組組長:陳佳華 學号:201704070205
調查小組成員:蔡瑩瑩 學号:201704070202
調查小組成員:盧芷琪 學号:201704070229
執 筆 者:洪培蘭 學号:201704070215
内容摘要:伴随着時代的進步,法律體系逐步完善,法制中國的美好願景也是期日可待。但是,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的便利性和法律的漏洞,将盜版書籍肆意在市場上橫行,屢禁不止。盜版書籍憑借廉價的優勢被大量地在市面上傳播。正因如此,正版書籍産量降低,正版作者的版權被侵犯,正版公司的權益被侵害;與此同時,購買者也因盜版書籍得不到權益的保護。這實在是令人心痛!小組通過調查了解到雖然國家有出台相關的普及版權法律,但是因為其不完善性,人們對版權意識的了解不夠徹底,版權意識的仍需加強,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全社會一起共同努力。通過這次調查,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版權的重要性,能夠有版權意識,支持正版作者和正版公司,讓他們可以得到他們應有的權益的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關鍵詞:書籍;版權;保護;法制中國
一、
調查背景
(一)什麼是版權
版權亦稱“著作權”,屬于知識産權之一。指作者或其他人(包括法人) 依法對某一著作物享受的權利。根據規定,作者享受下列權利: (1) 以本名、化名或以不署名的方式發表作品; (2)保護作品的完整性; (3) 修改已經發表的作品;(4) 因觀點改變或其他正當理由聲明收回已經發表的作品,但應适當賠償出版單位損失; (5) 通過合法途徑,以出版、複制、播放、表演、展覽、攝制片、翻譯或改編等形式使用作品;(6) 因他人使用作品而獲得經濟報酬。上述權利受到侵犯,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有權要求停止侵權行為和賠償損失
[1]。
(二)我國版權維權現狀
在版權維權方面,國内網絡的情況最為嚴重。侵權行為不斷,被起訴的卻寥寥無幾。一方面是因為普遍缺乏保護版權意識,另一方面盜版者多,分布範圍廣而侵權行為普遍較輕,相關法律也不夠完善,對于網絡侵權行為處罰力度也不夠重,并且起訴成功的補償常常不及起訴時人力财力的消耗。
對于中小網站,常見的侵權方式集中于非法轉載。一些網友随意地轉載帖子上的内容,甚至在原帖子的基礎上随意地增添内容,篡改了原帖想表達的意思,最終誤導了讀者。
但是,現在市場上一些視頻播放軟件已經開始嘗試通過VIP功能,向想要觀看或者下載更高清的影片的群衆收費,表面上看似消費者的權益受損,但是實際上卻是在保護影片以及背後的創作團隊的版權。除了視頻播放軟件開始使用這種VIP功能之外,一些音樂播放軟件也是如此。這種聯合企業維權的方式尚有可采取之處,版權意識也有了較大的普及。
(三)維護版權的重要性
版權是知識産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版權保護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一種重要的法律保護制度。随着經濟、政治、文化的不斷發展,保護版權的制度也在不斷進步,版權保護和流通同樣促進了文化經濟的繁榮。保護版權意味着,既要充分保護作者的應得利益(包括對作品享有的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又要滿足公衆對其作品的需求,但在現實中我們很多人對保護版權的意義沒有充足的了解和理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一天成為擁有著版權的作者,因而學習保護版權利人利己利于整個版權保護的大環境和諧發展。
二、調查時間、對象、形式及内容
調查時間:2018年6月20日—8月20日
調查地點: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調查對象:各年齡階段群體
調查形式:調查問卷。本次問卷共發放246份,回收246份,合格率為100%;
調查内容:以書籍為例進行調查, 從調查中發現當今人們對版權的了解度,并得出如何提高人們對版權的關注度和增強版權意識。
三、數據分析
(一)大部分人對書籍版權的了解度僅是一般
從圖一可見,46.34%的人看過盜版書,30.89%的人不清楚自己是否有看過盜版書,僅22.76%的人沒有看過盜版書。說明大部分人更願意閱讀盜版書,并且有少數人是不了解盜版書與正版書的區别,國家應當提倡人們更加了解版權,增強人們版權意識。從圖二可見,32.83%的人購買過盜版書籍,36.18%的人不清楚自己是否有購買過盜版書,僅30.89%的人沒有購買過盜版書。事實上,正版公司也有在書籍的扉頁粘貼防盜貼紙,正版作者也經常呼籲讀者閱讀正版書籍。但是很多人依舊選擇閱讀、購買盜版書籍,說明大家的版權意識仍然不夠強;盡管書籍扉頁有張貼防盜标準,但也很少人會有掃描防盜标志的習慣。增強版權的宣傳工作仍需進行,且要加大宣傳力度,作者的維權意識也要增強,不能任由不法分子非法印刷、傳播盜版書籍。
(二)較大部分人對盜版書籍持有不在意、無所謂的态度;較多數人認為盜版行為雖違法但并不嚴重
從圖三可以看出,在意閱讀的是正版書籍的人僅有41.87%,對正版書籍持有無所謂的态度占據了34.55%,還有23.58%的人對待正版書籍是不在意的。說明國家應該增強人們的版權意識,讓人們認識到選擇盜版書籍是在助長盜版書籍發展,是不正确的行為,而不是持有無所謂、不在意的态度。
從圖四可以看出,46.34%的人認為盜版行為是違法行為,但是并不嚴重;甚至有27.24%的人認為盜版行為僅僅隻是道德層面上的問題;隻有少數的27.24%的人認為盜版行為是嚴重違法行為。因為法律方面的不完善性和處罰方面的輕刑化,導緻大多數的人認為盜版行為的違法程度并不嚴重。說明國家應該出台更嚴厲的政策制度,相關的部門也應當嚴格執法,人們更應該遵紀守法。
(三)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得不選擇盜版書籍的原因是正版資源難以獲取,而且認為盜版與正版區别不大
從圖五中發現,60.16%的人認為盜版資源容易獲取;60.98%的人選擇閱讀盜版書籍的原因是沒有正版資源,隻能看盜版書籍。62.6%的人覺得盜版和正版區别不大,想用更便宜的價格購買。也有38.62%的少數人認為對購買的書籍有興趣但不是很支持,所以才選擇閱讀盜版書籍。
從這個調查中可以發現,不得不選擇盜版書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多數是因為人們尋找不到正版書籍,隻能退其次選擇盜版書籍,并且認為盜版與正版區别不到,選擇盜版書籍也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說明國家與社會應當要擴大正版資源的流通渠道,更廣泛地傳播正版資源。而不是讓正版資源失去它應有的生存空間,讓盜版資源在市面上橫行。
(四)大部分人不了解書籍版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大多數人對書籍版權的申請流程也不清楚
從圖六可以看出,非常了解的人僅占了3.25%,43.5%的人了解一些,而剩下的53.25%的人不清楚書籍版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說明人們較少接觸關于版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應當加大普及力度,将版權相關的法律法規同人們多多接觸,讓人人都有版權意識和維權觀念。
從圖七中發現,69.11%的人都不清楚書籍版權的申請流程,有25.2%的人了解一點點,隻有5.69%的人非常了解書籍版權的申請流程。說明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申請過版權,對于申請流程更是陌生。我們應該要為以後做準備,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都有可能成為一名版權所有人。
(五)人們對于發現盜版行為往往采取不理睬的措施
從圖八調查發現,54.88%的人發現盜版行為是采取不理睬的措施,而僅有39.84%的人會向相關部門舉報,在剩下5.28%的人中,有些人提出會進行勸告。說明我們國人對于盜版行為通常是采取不理睬的措施,對于盜版這種違法的、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也表示漠然。
(六)人們對版權仍持有比較重視的态度,也認為書籍的版權保護是重要的
小組對人們對版權保護的态度做了調查,從圖九可以發現,50%的人對版權比較重視,有時會關注版權保護的相關問題,有15.85%的人則非常重視,在對待書籍時會注重版權問題;剩下的34.15%認為版權保護與自己無關,對版權不重視。
很大一部分認為對書籍的版權保護重要。從圖十可以看出,認為書籍的版權保護非常重要的有54.88%,他們認為版權保護有利于維護作者的權益,也有利于國家文化産業的和諧發展;有40.24%的人認為書籍版權保護重要,這能讓消費者看到更高質量的書籍;隻有少數的4.88%的人認為書籍版權保護是不重要的,不注重版權保護對社會沒什麼影響。
說明我們國人雖然版權意識較薄弱,但還是對版權持有比較重視的态度,也認為對書籍的版權保護是重要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國内的版權形式發展得越來越好,國家的文化産業更加和諧的發展。
四、原因分析
(一)從國家層面來看
1、相關書籍版權保護意識的宣傳薄弱
例如,據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對于書籍版權的申請流程不清楚,可見國家對于其宣傳并不足;很多人表示在閱讀或者購買書籍時并不清楚其是否是正版,這說明社會及相關媒介對盜版書籍的辨别等宣傳不夠,等等。由于對盜版書籍的辨别等有關知識的宣傳力度不夠,使得人們的書籍版權保護意識得不到加強,進而間接的導緻了盜版書籍的流通。
2、相關部門監管不力
盜版書籍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上流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力。相關的執法部門對書籍市場并沒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的有效的規範治理體系,對于盜版書籍的流通問題沒有明确的解決措施,對于盜版者的懲罰力度也較小,導緻這類問題總是治标不治本,再加之我國對此類問題所制定的法規也尚不健全,相關執法部門也難以進行相對的治理措施,盜版書籍的流通問題自然難以解決。
(二)從社會層面來看
1、市場供需不平衡
盜版書籍為何會在市場流通?從市場的供需上講,人們對于不同書籍的需求不同,出版社在出版書籍時往往難以預料該書籍的銷售程度,若書籍的印數相對于市場需求過少,此時市場供需不平衡,在重新印刷該正版書籍的過程中,盜版書籍便有了可乘之機,表面上似乎是彌補了該書籍的空缺,實際上卻是對該書籍版權的侵犯,因此此種情況也會促使盜版書籍在市場上的流通。
2、一些書商謀求更高的利益
盜版書籍相對正版書籍定價要便宜的多,對于一些書商來說誘惑力較大,他們為了謀取更高的利益,不惜冒犯法律,進購盜版書籍賣給消費者,侵犯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也是對書籍作者的極度不尊重;另外,有一些書商可能會受進購商家的欺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購了盜版書籍,在這兩種情況下,盜版書籍的在市場的流通難以避免。
(三)從消費者層面來看
消費者對書籍的質量要求普遍不高
大多數人在閱讀書籍時隻關注内容,對書籍的質量并無多大要求,因此很多人在閱讀或者購買書籍是并無多關注書籍的版權問題,且對于盜版的書籍的辨别能力不強,所以很多時候對于其購買的書籍是否盜版是不知情的,而且,就算知情,消費者也不會過多追究,同時,有些消費者會貪圖便宜,進而選擇購買價格更低的盜版書籍,對書籍的質量并不在乎,這就加劇了市場上盜版書籍的盛行。
五、可行性方案
(一)從國家層面來講
要增強版權意識,為正版書籍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就必須宣傳和監管雙管齊下。
第一,一方面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教育引導,通過制作推廣正版書籍與打擊盜版書籍的漫畫或者廣告公益片等進行宣傳,逐步改變人們對于盜版與正版的認知偏差,引導廣大群衆購買正版書籍。
第二,一方面則要加強立法規範。提升違法成本和查處實效,運用法治手段打擊盜版行為,并且将查獲的盜版書籍銷毀。充分發揮法治的約束、指引、懲戒和教育功能,讓人們在強有力的規矩中必須也隻能購買到正版書籍。
(二)從社會層面來講
第一,2017年年初,國家版權局印發《版權工作“十三五”規劃》
[3],明确規劃了“十三五”期間版權工作的原則、重點工作和措施等。“十三五”期間版權工作的主題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任務”。“一個中心”是指建設版權強國,這也是國務院的要求,建設知識産權強國在版權領域具體體現為建設版權強國。“兩個基本任務”其實就是“兩個構建”:第一個是構建版權嚴格保護格局,第二個是構建版權産業快速發展的格局。這也是國家版權局“十三五”期間的工作主題和主基調
[2]。國家版權局已經出台了相關政策和計劃,全社會上下就應該共同配合計劃逐步實現,政策落實到位。
第二,對于正版公司、正版書商而言,應當适當壓低正版書籍的價格,使得盜版書籍的廉價優勢蕩然無存。正版書商将正版書籍賣得如同“天價”,讓人們不得不選擇盜版書籍。但是,正版公司在降低書籍的價錢的同時,也不能将書籍的質量降低,應該要生産出價格适當、質量過關的書籍,不能用劣質的紙張和油墨,不能以次充好。
(三)從消費者層面來講
要培養自己的版權保護意識,在購買書籍的時候擦亮眼睛,運用扉頁上的防盜标志,學會鑒别盜版書籍;要在乎自己閱讀的書籍的質量,反對購買盜版書籍,降低盜版書籍的銷售量。并且多多呼籲身邊的人一同支持正版書籍,讓盜版書籍徹底地退出市場。
(四)從正版書籍作者來講
在市面上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盜時,除了氣憤與難過之外,更應該要積極地舉報盜版行為,将發現盜版的書籍數量、位置等一同發送至國家版權局網址或者撥打相關電話,對于這種惡劣的違法行為,應該要收集好證據,勇敢地指出,而不是因為害怕麻煩而放棄舉報。
六、未來展望
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地營造版權保護的良好氛圍,加大其宣傳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更多的人們意識到版權保護的重要性,讓原創作者有更好的寫作環境,同時也是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在這裡,我們小組呼籲每一個人都要正确的版權意識,學會辨别盜版書籍,堅決抵制盜版書籍,支持正版書籍,向盜版書籍徹底地說“不”。
參考文獻:
[1] 王美涵.稅收大辭典[M].沈陽:遼甯人民出版社,1991:20.
[2] 于慈珂.版權保護和版權産業發展[J].人文天下,2017(104):2.
[3] 國家版權局.版權局印發《版權工作“十三五”規劃》[EB/OL]. http://www.sipo.gov.cn/gwyzscqzlssgzbjlxkybgs/bwdt_zlb/1062788.htm,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