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看待網絡直播調查報告
班級:2017級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五班
調查小組組長:鄭嘉俊 學号:201701110171
調查小組成員:李慶宏 學号:201701110172
調查小組成員:廖英鍵 學号:201701110173
調查小組成員:洪澤軒 學号:201701110174
調查小組成員:翁芝琳 學号:201704040243
執 筆 者:鄭嘉俊 學号:201701110171
内容摘要:近年來,随着網絡的普遍化和大學生生活多樣化的不斷提高,網絡直播已成為大學生休閑娛樂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平台。我通過《大學生如何看待網絡直播調查報告》,對全體大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從而了解大學生如何看待網絡直播的情況。本調查圍繞參與現狀、影響展開,并基于調查結果提出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直播;消遣時間
一、調查背景
網絡直播就是可以通過現在發達的技術透過屏幕來觀看影片。主要分為實時直播遊戲,跳舞唱歌,或電視劇甚至亂七八糟的等等。網絡直播為何如此混亂,終究原因是資本市場比較大。在最近的幾年,随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直播也随之火熱起來。越來越多的人被網絡直播所吸引,因此,資本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現象和背後的潛力,開始大肆撒錢。導緻短短幾年時間整個直播行業達到了巅峰狀态。
為什麼網絡直播能如此吸引如此多人?網絡視頻直播可以說是現在目前媒體當中最高的形态。從信息傳播的角度來看,文字可以捏造,圖片可以PS,就連視頻也能剪輯制作,唯獨直播,它可以讓觀衆實時與直播相連,具備最真實最直接的體驗。正因為真實性,所以接下來會出現什麼都是不可預料的,才會給用戶足夠的想象空間和驚喜,吸引用戶收看。而其強大的主播與粉絲互動性與傳統單獨看視頻相比起來更加刺激。
回首以前,網絡直播行業才剛剛進入人們的視線就開始有許多觀衆了,網絡直播平台也是屈指可數,隻有幾家平台。但随着直播文化的不斷傳播與流行,現在的網絡直播平台如雨後春筍一樣都冒出了頭。比如鬥魚、虎牙、YY等等。
伴随着網絡直播的繁榮,各種亂象頻頻出現。去年12月31日,上海中山北路、鎮坪路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造成5人受傷,其中出租車副駕駛座位上的乘客傷勢較重。事後,有媒體報道,該起交通事故系“鬥魚”主播鄧某駕駛跑車飙車,與一輛正常行駛的出租車相撞,而該過程也被全程直播。今年1月份,鬥魚還爆出“網絡直播造人”事件,引起網友強烈關注。3月29日,該平台女主播“狐狸笨笨笨”攜帶攝像頭混進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女生寝室,并全程進行直播,後被宿管和保安及時制止。愛奇藝的“奇秀”内,有女主播衣着暴露直播舞蹈,動作極具挑逗性;《法制晚報》4月15日也報道,在鬥魚、龍珠等平台都看到了衣着暴露的女主播,也不乏觀衆留言挑逗,要求主播“脫掉衣服”等。
現如今若風、小蒼、miss等一線網絡主播的身價都已經超過數億元,一時間仿佛在所有人看來,網絡直播已經成為繼遊戲産業之後,又一個盈利暴力的行業。
二、調查時間、地點、對象等
調查時間:2018年8月
調查地點: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内容:大學生對于網絡直播的印象,以及對網絡直播的了解程度及對網絡直播的看法。
三、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經過一個月,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人數為207人。
(一)大學生基本都觀看網絡直播
對于大學生群體,平時總是觀看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0.77%,而平常有空才看的同學占總人數的26.57%,看到感興趣才看的同學占總人數的35.75%,這就說明了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性觀看對自己感興趣或者有益的直播。大學生觀看網絡直播在如今确實是随處可見,也證明了網絡直播如今已經比較普遍。
(二)抖音是當今大學生用的最多的軟件
在校園中,時常看到低頭的學生再刷手機,看視頻,看直播。而其中抖音占總人數的41.06%,當之無愧的第一。可以說十個同學當中起碼有4個同學手機裡是有抖音這個軟件的,這也證明了網絡直播的流行和抖音的普及。
(三)大學生選擇觀看網絡直播的類型繁多
在如今網絡直播發達的背景下,直播的類型也同樣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看的人也根據自身需要和興趣去選擇類型。由圖可知,大多數大學生都比較喜歡看綜藝節目和遊戲直播;其次是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也注意自己的外表,所以化妝教程和繪畫、音樂、樂器教程還有穿搭教程緊随其後。
(四)大部分學生都不沉迷于網絡直播
從圖中可以看到,59.42%的同學偶一次才觀看網絡直播,并且60.87%的同學觀看的時間都不超過1小時。雖說網絡直播普及較廣,但是卻不是所有人都沉迷于其中。
(五)大學生認為顔值是觀看其直播得原因之一
從以下兩張圖可以看到,67.63%的同學會在意主播的顔值,69.57%的大學生覺得主播的顔值會影響自己看直播的心情。因此,這個社會還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六)大學生認為顔值是一部分,但主要看直播的是要看其才藝,從中學習到東西
由圖可知,大部分學生都是被其主播的才藝和實力所吸引,能夠從直播中學到有用的東西。其次是性格和顔值,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七)大學生看直播隻為了消遣時間
由下圖可知,65.22%的大學生看直播隻是無聊以作消遣,而48.31%和33.82%的大學生對内容感興趣或者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的才選擇看直播。
(八)大學生大部分都認為直播需要規範管理
從圖可知,當直播中出現不良行為和現象是,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是敗壞社會風氣,應該加強管理。隻有少部分人事不關己高高挂起。
(九)大學生認為直播成為職業化的主要原因是想賺錢
從圖可知,高達80%的大學生認為直播成為職業化的原因是賺錢,其次是想紅。當今直播成為職業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歸其原因是其社會的發展以及人民日常的需要。因此,我們要正确認識直播這個職業。
1、優點
(一)直播簡單門檻低
無論是什麼職業,什麼身份,都有開設直播間的權利。網絡直播平台的興起在吸引了許多人觀看的同時也為每個人提供了一份無門檻的工作。許多人也因此進軍成為直播行業的一員。
(二)實時互動性
錄制與播放同步進行,在主播和觀衆間存在的隻有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網絡延遲。更重要的是,由于大多數主播都有着麥克風和攝像頭,觀衆們可以通過觀察主播的動作、表情,聆聽主播的話語從而感受主播每時每刻情緒的變化,具有更深的代入感。與此同時,主播也可以通過觀衆彈幕的反饋以及禮物數量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直播以滿足觀衆的需求。每當直播間出現一些例如抽獎的群體性互動活動時,整個直播間的氣氛更是會達到一個高潮。當今社會的社會交往大大增加,社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憑借着優良的互動性,網絡直播網站在與傳統視頻網站的競争中脫穎而出,一時間成為互聯網新的寵兒。
(三)彈幕系統的引入
一開始,很多人不習慣觀看充斥着彈幕的視頻,他們認為滿屏幕的文字嚴重影響視頻的觀看效果,感覺到很不适應,但是随着越來越多的人把彈幕也當作視頻内容的一部分,并從中發現了和自己内心相同的感受,找到了歸屬感,彈幕也就開始逐漸進入觀衆的日常網絡生活。網絡直播平台再其直播中引入彈幕系統,增強了觀衆與主播,觀衆與觀衆之間的互動,增進了距離。甚至部分觀衆會在直播間間以彈幕的形式進行版聊,滿足彼此之間社會交往及交流的需求,使得原先枯燥乏味的直播間變得更為生動。
2、缺點
(一)部分主播直播尺度過大
一直以來,無論是傳統傳媒還是新興的網絡傳媒,女性及女性的身體都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其消費的“熱點”。這一現象在網絡直播這一領域不僅存在,甚至尤為嚴重。根據相關報告,觀看直播的人群當中男性占其中的百分之90,而在主播當中,女主播占其比例為百分之50。所以,毋庸置疑的會出現一些女主播衣着暴露,搔首弄姿,并發出挑逗的聲音向觀衆讨要禮物,有的甚至出現裸露行為。
(二)違法現象頻發
有的主播為了嘩衆取寵,博人眼球,在直播當中誇下海口,取浮誇标題來吸引觀衆。例如某平台主播聲稱自己是天津大爆炸的制造者,就因為直播當中說出了這一句話從而引起警察的注意,結果被抓緊派出所接受調查。還有些主播打着直播的口号進行偷拍,進而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權,甚至要求做一些過分的動作或者事情。
(三)不良彈幕
在如今的網絡平台上,許多人都沒有責任意識,随便口出狂言,出現了一些淫穢詞語來侮辱主播甚至他人,這帶來了極大的不良影響。
(一) 制度保障
現階段,我國已有不少關于互聯網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部分也适用于網絡直播方面。但專門用于管理,規範網絡直播行為的法律法規尚處于空白階段。由于缺乏細緻,明确的法規管理,無論是網絡直播平台還是廣大主播都無法正确的認知自己的行為,導緻一些惡性事件發生概率的增加。因此,建立健全完整,規範的網絡直播制度迫在眉睫。相關立法部門應當結合網絡直播的現狀以及過往互聯網治理的經驗,制定出高效,可靠的網絡直播管理制度,規範網絡直播市場行為,降低網絡直播中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率。
(二)政府監管
除了正确的規章制度的保障之外,政府的相關部門更要在健全網絡直播服務監管工作機制方面作出明确規定并且确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管制直播内容;傳播正确的價值觀念,在内容上精益求精,緻力打造一個綠色的直播平台,讓廣大觀衆更好地享受觀看。
(三)平台規範
作為網絡直播方面的當事人,更應該加大力度去監管自己的平台,網絡直播平台是大家提供了娛樂消遣的便利,但同時也要制定好規章制度,直播中哪些能做,哪些明确禁止的,都要一一向主播說明。“線上的行為,平台提供者應當制定清晰的規則以處理糾紛。線下的行為,則交由各相關部門規範執法。”
[1]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一天表示。當一旦發現主播違規,盡快盡可能的封閉其直播間并且加以管理和反省。網絡直播是為了傳播優秀,開心的視頻和文化,而不是一些低俗的語言與行為。
(四)群衆舉報,社會監督
數百萬網友的力量遠非網絡平台的少量監督管理人員可比的,所有觀看直播的觀衆如果能夠嚴于律己,發現到違規内容時立刻舉報,而不是首先呼朋喚友地湊熱鬧,這樣那些違規的網絡直播才能無所遁形,網絡直播的才能真正地步上規範化的道路。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出台《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目的正是為了加強互聯網直播規範管理,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2]。《規定》中強調公衆是網絡直播的參與者,同時也是網絡直播的監督者。因此,鼓勵群衆監督網絡直播。
參考文獻:
- 賈陽.網絡直播内容無下限,專家:平台涉及不作為刑事責任[EB/OL].
http://news.jcrb.com/jxsw/201609/t20160914_1648776.html,2016-09-14
2.新華社記者朱基钗、白陽、李亞紅.網絡直播野蠻生長緻亂象繁出 将發動群衆監督舉報[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2016-11-04/doc-ifxxneua4134568.shtml,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