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z/sjjxcg/
首頁- 網絡思政- 實踐教學成果

關于珠海水上婚嫁保護和傳承的實踐調查報-2016級學生優秀調查報告-金融8班楊崔瑩等(指導老師:王璇)

内容摘要:鬥門水上婚嫁習俗是廣東省珠海市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鬥門是著名的水鄉,水上婚嫁已有數百年曆史。據記載,廣東當時有“陸上人家”、“山上人家”和“水上人家”。“陸上人家”從中原遷徙而來,“山上人家”即如今的客家人,而“水上人家”以船為家,被陸地人排擠,不得上岸。直到雍正七年,官府才允許他們上岸務農,與陸人混居,于是,在鬥門形成了獨特的水上婚嫁。
 “鬥門水上婚嫁”習俗是珠海市第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為進一步保護和傳承鬥門區非物質文化遺産,讓社會各界更多地了解這一傳統的婚嫁習俗,鬥門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決定在白蕉鎮燈籠沙舉辦一場傳統的“鬥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讓水鄉鬥門給參與的每一對新人留下美好的回憶。
作為一種傳統的人生禮俗,“鬥門水上婚嫁”習俗現仍受水鄉居民、特别是年長一輩的推崇和采用,但由于現代文明婚嫁禮儀的影響,這一傳統的形式正受到沖擊。很多年輕人認為傳統婚嫁禮儀過于繁瑣,他們結婚時的婚禮禮儀也逐漸簡化,其中一些禮儀程序和相關器具、用具也被新的東西所取代。如現代歌曲的流行,使原來婚禮“歎情”時的哭歎或鹹水歌伴唱儀式日漸式微;用來迎親的“花船”也日漸被汽車替換了,真正懂得操辦此禮儀的僅是那些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
 
關鍵詞:文化;保護; 傳承

關于珠海水上婚嫁保護和傳承的實踐調查報-2016級學生優秀調查報告-金融8班楊崔瑩等(指導老師:王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