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廣東漢樂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遷時帶來的中原古樂,在與當地的民間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經曆代演變發展而成,現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廣泛流傳于廣東梅州、深圳、韶關、惠陽和福建閩西、江西贛南、台灣等客家地區及海内外華僑的客家人中,其中又以素稱廣東漢樂之鄉的梅州市為代表。随着傳統文化不斷受到沖擊,人們對于傳統的優秀文化也不斷給予重視,但也要我們更好地傳承和創新優秀文化。漢樂作為客家文化的代表,也反映了客家人刻苦耐勞的優良傳統和民風淳樸,蘊含着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精華。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中堅力量,對于保護和傳承傳統優秀文化更是義不容辭。通過這次的調查,我們得知漢樂對帶動相關傳統文化的傳承,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有積極作用;還可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構造和諧社會。根據我們梅州漢樂文化的調查,以漢樂文化為調查對象,利用層次分析的方法分析梅州漢樂文化傳承的阻礙,并因此推出新的的方案,來促進漢樂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在模型的建立過程中,主要從文化、經濟、政治方面來分析漢樂文化流傳的影響,由于傳承老齡化、語言障礙等的約束,确定我們的目标準則進行層次分析模型的建立。通過excel軟件對我們的實踐報告進行分析和篩選處理,經過數據的整理得出了影響梅州漢樂文化的因素,主要是傳承的老齡化、語言的溝通障礙、漢樂内涵博大精深等。我們相應的提出了推陳出新、多元實踐、兼收并蓄、校園文化、政府支持的方案。
本文在信息提取和模型的建立上都提出了适當的合理的方法,通過這次的問卷調查和實踐調查,得知以18-25歲的年輕人和漢樂研究會等相關人員為主要人群對漢樂的看法和見解,從中得出漢樂傳承的矛盾、創新度不夠和相關的意見。
關鍵詞:漢樂之鄉;傳承老齡化;語言障礙;漢樂内涵;和諧社會;
關于廣東客風漢韻的調查報告16級金融5班-段華玉 等(指導老師:權麟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