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z/sjjxcg/
首頁- 網絡思政- 實踐教學成果

關于老年人群體社會公德現狀及存在問題的調查報告-2016級學生優秀調查報告-電子商務運營2班廖素玲等(指導老師:王靜儀)

内容摘要:對于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當中的尊老愛幼,我們尊重的是隻是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日益提升的品行與智慧,而不是仗着年齡的優越感把缺失的社會公德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一個人犯了錯違了法,無論年齡多少,都應該收到法律法規的制裁,而不是因為他是老人就能被社會寬恕,被法律赦免,逃之夭夭。所以,與其說尊老,不如說愛老護老。對于老人犯錯,不對就是不對,該譴責就得譴責,不應該态度含糊不清。在社會文明程度逐漸提升的今天,依然存在着一部分老年人作出有損社會公衆利益,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本報告采用問卷調查和資料收集的方式揭示為什麼會在社會上頻頻發生老年人破壞公共設施還口出狂言“不知悔改”、群衆指責老年人不開化,倚老賣老的行為、老年人不被信任理解等事情以及分析一下何為到底是老人“變壞”還是壞人“變老”,并粗略地淺談一下解決老年人群體社會道德缺失的具體方案,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微薄之力。

關鍵詞:老年人;公德;傳統文化

關于老年人群體社會公德現狀及存在問題的調查報告-2016級學生優秀調查報告-電子商務運營2班廖素玲等(指導老師:王靜儀).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