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z/sjjxcg/
首頁- 網絡思政- 實踐教學成果

農村村委會選舉現狀及問題調查報告—以廣州黃埔區九龍鎮何棠下為例-2017級英語1班賴樂(指導老師:王靜儀)

關于農村村委會選舉現狀及問題調查報告
——以廣州黃埔區九龍鎮何棠下村為例
 
 
班級:2017級外國語學院英語一班
調查小組組長:黃  瑤         學号:201701010023
調查小組成員:姚曉彤         學号:201701010025
調查小組成員:梁慧婷         學号:201701010022
執   筆   者:賴  樂         學号:201703060107

 
 


     内容摘要:我國的民主政治取得相當大的成就,我國的基層群衆自治組織制度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但任何的民主實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的基層群衆自治組織制度存在着缺陷與不足,尤其在民主選舉這一塊問題突出。我國大部分是農村地區,是個農業大國,因此農村的發展一直是國家的重中之重。而農村的發展需要有智慧有擔當的村班子來做領頭羊,可見村委會選舉是多麼重要。為了調查我國農村村委會選舉現狀及其問題,我們形成調查小組展開調研。調查小組以何棠下村村民為調查對象,利用網絡調查以及實地走訪這兩種辦法,然後把從網絡收集得來的數據和實地走訪手機而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加以比較。
     關鍵詞:農村;村委會;選舉;現狀;問題

 
     一、調查背景
      我國基層群衆自治組織制度實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民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基層群衆自治組織是我國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形式,我國的群衆自治組織制度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農村民主是中國民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系農村穩定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在全黨全國掀起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熱潮的背景下,村委會換屆選舉顯得更加意義重大。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就是農村地區廣闊農村人口多,所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一直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國家如此重視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必然少不了一隻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謀福祉的好隊伍。其中,村委會、村黨支部等的建設尤為重要,而帶領村民走向全面小康、走向鄉村振興的村班子是由人民的選舉而産生,這就凸顯了村委會選舉在農村的發展與治理上的至關重要性。此外,在我國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實施依法治國、決心打赢脫貧攻堅戰、緻力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的大背景下,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應緊跟時代步伐永遠不掉隊,由此肩負着帶領村民建設新農村的這一重擔的村班子更應接受時代與人民的考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層民主選舉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其他諸方面的影響,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村班子的建設都存在普遍的缺陷,而其根本原因就應歸咎于村委換屆選舉。在當前中國社會的治理結構中,農村村民委員會有如整個社會肌體的“神經末梢”,在農村社會發揮着“穩壓器”和“加速器”的作用,一方面作為基層群衆性自治組織,在組織農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協助當地政府開展各項工作,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因此,将什麼樣的人選進村委會,讓什麼樣的人來代表村民的利益,以及讓什麼樣的人“幫政府辦事”,其意義就十分重大。應該說,積極推進農村選舉,正是實現“如何選對人”的最佳路徑,而在全國範圍内推進的村委會選舉則是一場偉大的基層民主實踐,也是中國民主建設事業的重要一步。然而越來越多被揭露出來、大大小小的村委會選舉事件表明,這場基層民主實踐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受到各種腐敗勢力和惡勢力的“蠶食”。
      因此,深入了解與村班子隊伍建設直接挂鈎的村委會選舉現狀及挖掘其中存在的弊病從而進行對策研究就顯得極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說老虎蒼蠅一起打,所以拒絕和懲治惡霸村官絕不容忽視,反而更應引起高度重視。為了解我國農村村委會選舉的現狀與問題,我們調查小組對此展開調研從而收集有效數據并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真實地反映出其真是情況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及建議。但由于各種條件限制,我們調查小組将問卷發放至手機用戶,并且以何棠下村為例展開實地調研。
 
     二、調查時間、地點、對象及内容等
      調查時間:2018年6月至8月
      調查地點:廣州市黃埔區九龍鎮何棠下村
      調查對象:何棠下村當地居民
      調查方法:網絡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文獻法
      調查内容:村委會選舉現狀及問題
 
     三、數據分析
      (一)女性參選比例少      
      從圖一得出數據,男性且為成年人的曾參加過選舉的比例為22.7%,而女性且為成年人曾參加過選舉的比例僅有11.1%,女性成年的比例比男性成年的比例少了一半,由此可以看出在父系社會的環境下,女性去參加村幹部選舉的數量是相對缺乏的,也就是說性别對于參加村幹部選舉是有影響的。
      (二)村民對我國現階段的村委會選舉法律法規了解不足
      從圖二中得出,非常了解的村民占3.40%,大知道的占22.33%,知道一點點的占46.60%,完全不了解的占27.67%。依此情況看,雖然村民對選舉的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不一,且完全不了解的還占據了有27.67%,但是有些許了解的村民合起來超過了70%,這個數據還是比較樂觀的。這表示大部分村民對于村委會的選舉是存在依法按照程序進行選舉的,對村選舉的進行具有法律概念。而村委會選舉本就是具有法律的約束與規定的,依照法律進行村委會選舉才能切實保障選舉的公平性。
      (三) 村民對村委會選舉的關心度不高
      村民對村選舉是否關心能體現出選民的素質與其對政治生活的關注,而村民真正參與進去則是基層民主選舉的實質内核。調查結果顯示出不關心且沒有自己去主動參與村委會投票的比例占了45.15%,關心度一般的為33.01%,這樣比例說明廣大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關注村選舉,這是村民對村選舉與自己的生活之間的的緊密聯系的一個忽視,沒有看到村選舉對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一面
      (四)   村民投票時大多追随家人親戚朋友,缺乏主見
      圖四數據顯示出有超過半數的村民是追随家人親戚朋友,這說明在選舉進行投票的過程中,很多有資格進行投票的村民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或是盲目追随身邊的人,這不僅是沒有意識到對自己手中的一張選票産生的作用,更能體現村民在進行投票時缺乏主動在村民手中的選票是按自己的意願投出去還是追随家人親戚朋友的問題上,調查性,如此就容易導緻選舉的不嚴謹。
       (五)候選人資料的公開性相對較高,但不是玩玩公開透明
      候選人的資料提前公布能夠起到讓村民了解候選人,更重要的是體現出競争的公平性。數據顯示有半數以上的村民都表明候選人的資料有進行公布,但也存在着39。32 的比例顯示候選恩的資料是沒有進行公開的。候選人資料的公開是基本的環節,是尊重村民最終競選者的表現,這說明有些村裡的村選舉程序是缺乏的甚至是不合法的。
(六)村民對候選人的素質要求較高
      在206份的網絡調查問卷中,占其中最大份量是認為候選人應有較強的幹事能力,帶領村民緻富,達到199份之多。其次是認為候選人應品德優秀辦事公正,份量達到197份,再次是認為候選人應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份量達到189份。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村民們心目中的候選人是符合基本的候選人的素質要求的,也就是具備品德、能力、文化這三個要素的候選人是村民的最佳選擇,能選出這樣德才兼備的村幹部才能帶領村裡往好的方向發展,才會真正願意為人民服務幫助和協調人民解決問題,去除難事,給百姓帶來福音。
      (七)舞弊現象依然存在
      圖七數據顯示,有56.59%的村民指出在村委會選舉中存在着舞弊現象,僅有43.41%的比例顯示是不存在舞弊現象的。以此看來,舞弊現象不是少數,而是相當普遍。這說明在現今嚴抓與懲治腐敗的大環境下,沒有深入到基層,才會基層民主選舉中的貪腐之人有機可乘。

(八)村民對于村内出現的舞弊現象極其缺乏檢舉的勇氣
      圖八數據顯示有近百分之九十的比例是沒有去主動揭發選舉中出現的舞弊現象的,去主動揭發的比例僅有10.11%,這樣的對比極其明顯的差距可以看出村民們對于舞弊現象的輕視,或是出自于沒有這樣的膽量與實力強大的人選進行對抗,這也能說明村選舉的舞弊現象出現的可能性極高而且還得不到懲治,任由其蠻橫霸道。  
      通過對網絡用戶問卷的數據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女性參加村幹部競選人數比男性少
      2、大部分村民對村幹部選舉的法律法規有一定了解,但仍需加強宣傳教育
      3、村民對換屆選舉并不重視,甚至不是自己直接參與
      4、大部分村民的選票是追随身邊的人投出去的,缺乏主見
      5、村民心目中候選人是德才兼備型,而這樣的人才在農村地區還很缺乏
      6、選舉中出現的無比現象較為嚴重
      7、村民缺乏對自己政治權利的保護意識
      現在對實地走訪的和躺下村民的調查數據進行分析
      (一)女性參選比例少
      據圖九數據顯示,何棠下村當地村民的男女參加村幹部競選的比例是3:1,說明何棠下村民的女性是很少參與村幹部競選的。我們去到當地村民詢問女性婦女時,她們的回答都接近于沒有。    
      (二)村民對村委會選舉的法律法規的了解缺乏深度
       據圖十數據顯示,何棠下村村民何棠下村民對于村選舉的法律法規的了解情況可嘉,相比手機用戶的村民對法律法規的了解情況更加了樂觀。這表明何棠下村村委會對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做的比較好。但這其中仍然有20%的比例認為自己完全不了解,有43.33%表明隻知道一點點,這就說明村民們對選舉的法律法規的認識和了解還不夠充分。
      (三)村民的政治熱情較高
       據圖十一數據顯示,何棠下村民關心選舉并且參與投票的總計為80%,而表示不關心且沒有參與投票的比例為20%。這說明何棠下村民比較重視選舉,相對積極參與投票。這個情況反映出來了何棠下村村民的政治意識較高,對于選舉不會呈現出麻木的狀态,而是保持着相當高的熱情。          
      (四)村民投票時追随家人等居多、缺乏主見
      據圖十二數據顯示,何棠下村民的選票僅有43.33%的比例是安人本人意願投出去的,有56.67%的比例是追随家人或親戚朋友的。這個情況結合上一題何棠下村民對選舉的關心度與參與度有點矛盾,雖然何棠下村民比較關心村選舉但是卻有大部分村民追随自己的家人親戚和朋友,這說明在真正進行投票的環節中,村民們一是可能缺乏主見,二是可能在投票時受到其他因素的阻撓。          
      (五)候選人資料不夠公開
      據圖十三數據顯示,何棠下村候選人的資料是相對公開的,隻有43.33%的比例指出候選人的資料沒有進行公開。在走訪過程中,我們小組成員在問及候選人資料是否有進行公開時,很多村民表示并不清楚,于是他們便填下了“沒有”這個答案,對此情況了解的村民才确切的填寫了“有”這個答案。這樣的情況證明何棠下村的候選人資料是相對公開的,保證了村民、其他候選人等的知情權,有利于公平競争。
      (六)候選人參選時缺少競選演說這一環節
       依據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章第第十五條,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候選人與村民見面,有 候選人介紹履行職責的設想,回答村民提出的問題。數據中有70%的比例回答沒有,有30%的比例回答有表明何棠下村村民的候選人是沒有進行競選演說的,這說明何棠下村在換屆選舉中缺少了競選演說這一環節。
      (七)村民對候選人有全面性的素質要求
       據圖十五數據顯示:在30份的實地調查問卷中,有26份認為候選人應有較強的幹事能力、帶領村民緻富;有22份認為候選人應該品德優秀、辦事公正;有20份認為候選人應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這三項指标是份數相對高的,也就是村民對于這一類型候選人是存在很大需求的。當然,這其中還有11認為候選人應居住在村裡辦事方便,這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條件。但有9份問卷填寫了經濟條件好,還有6份填寫了與上級領導關系好,這兩個條件是不符合的,候選人是公平競争的不是靠自己的物質财富選上的,更不是依靠于上級領導的穩固而決定的。這說明何棠下村村民在對于候選人素質有正确的認識和合理的要求下,依然存在着被不良的選舉風氣感染的問題,以至于出現了對候選人素質的錯誤判斷。      
      (八)影響村民選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據圖十六數據顯示,有18份填寫了家族勢力的影響,這個因素占了相當大的份額,這表明何棠下村在進行村委會選舉時的确存在着類似于有家族庇護的“優勢”;有16 份填寫了村民自身的素質,我國農村地區的文化教育程度沒有城市地區高而且時相差甚遠,村民自身的素質不高已成普遍的阻礙問題,這說明何棠下村對有村委會選舉的宣傳和教育的力度不夠,這就容易加劇其他不良因素導緻選舉不公的腐敗現象;有15份填寫了選舉的監督不完善,這是一個十分凸顯的問題也是一個迫切需要改善的問題,上級領導應該予以更高的重視,據何棠下村民反映,何棠下在進行選舉時沒有太多的感受到監督的力量和作用在引導村委會走上依法符合程序的道路:法律保障不夠好以及幹部之間的勾結都達到了13 份,在訪談過程中,我們遇到一位小哥和一位阿姨,他們都紛紛透露在選舉過程中,幹部之間的勾結時不免之事,而且還經常發生;有10份表明是上級領導的不重視。雖然基層群衆自治組織是一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組織,但也需要上級領導的正确引導。
      (九)舞弊現象較為嚴重
      因為舞弊現象時比較敏感的話題,所以當我們渠道村子裡走訪時,很多村民都是避而不答,但對此現象有所了解并且勇于建言的存戶則表示何棠下村的确出現了舞弊現象。舞弊現象的發生,不僅是候選人自我私信在作祟,也有村民選舉素質的不高的原因,更有上級領導對此事比深究責任的表現。      
      (十)村民對選舉中的舞弊現象缺乏主動性
       圖十八的數據顯示出在我們采訪的30名村民中,竟時百分之百的不會去主動揭發選舉的亂象,這說明何棠下村民不具備有主動揭發選舉亂象的舉動,這是對自己掌握的監督權認識不到位、對自己當家作主的地位認識不夠深刻、也是對選舉亂象産生的放縱。
      (十一)選票結果相對公開
       據圖十九數據顯示,選票結果當場公開統計與沒有盡心現場公開統計的比例是6:4,這說明何棠下村民的選票結果當場統計是可信的。選票結果進行公開統計才不會存在選舉中的最後一步的欺瞞廣大村民的可能,若選票結果不進行當場統計那便是暗箱操作。
      (十二)選票結果的公開方式延承傳統
      據圖二十數據顯示,有43,33%的比例為通過宣傳欄的方式進行公開,有50%的比例為口述宣布,很顯然這兩種方式是最主要的,而這兩種方式是最傳統最原始的。數據顯示運用網絡公布的方式極少,這說明何棠下的選舉工作還沒有太多利用網絡,選舉的模式還保留着原有的狀态。  
      (十三)村名對往屆或現任通過選舉産生的村班子的評價較高
      據圖十二數據顯示,何棠下村民對村班子的評價為很滿意的有23.33%,評價為還可以的有56.6,評價為不好和很糟糕的各占10.00%。這說明何棠下村民對村班子的評價是比較樂觀的,但仍存在少數的不滿聲音。村民對于一個村把案子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這不但是村民對村班子的滿意度的指标,更是檢驗村班子究竟有沒有為人民服務、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指标。
      經過對實地采訪的何棠下村民的數據分析後,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以及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
      1、參加村幹部競選的女性比例很少
      2、村民對法律法規有一定了解,但缺乏足夠的了解
      3、大部分村民追随自己的家人進行投票,少數遵從自己的意願
      4、候選人的信息相對公開,但卻缺少選舉的必要環節導緻整個選舉過程的公開性、透明度不夠高
      5、村民對村委會選舉較為關注和重視
      6、村民對候選人有較高的素質要求
      7、何棠下村村委會選舉遭受家族勢力、選民素質不高、官官相護、監督機制不完善、上級領導監察和引導力度不夠等突出問題的阻礙
      8、何棠下村存在選舉的舞弊現象
      9、村民缺乏對不發選舉的懲治意識、不懂維護自己正當的民主權利、不懂運用監督權
      10、村委會選舉的模式屬于傳統型
      11、何棠下村民對于村班子的評價較為良好
 
     四、原因分析
      由于對手機用戶的調查數據與實地到何棠下村調查得來的數據基本一緻,因此對兩組數據進行一同進行原因分析。現對調查出的我國從村村委會選舉的不良現狀、弊病、問題等進行原因分析。
      (一)村民自身的素質不夠高
      在我國,農村地區面積廣闊,農村人口比重大,農村地區發展落後,即使我國已經實現了基本的小康生活,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仍然相對滞後,這就自然産生出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有限的問題,如此以來,村民們對于選舉法就缺乏了解,對于自己所掌握的選舉痊愈被選舉權和監督權認識不夠、對于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自然不高等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村民們便缺少一種自我當家,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識。所以在面對選舉不公正的問題下,他們大多數沒有勇氣、沒有途徑、沒有決心去挑戰所謂的權貴,讓公正的選舉在此村民的眼下進行。
      (二)女性思想概念落後、缺乏民主意識
      據國家民政部顯示,全國設村委會731659個,村委會委員3150432熱, 其中女性委員493438人,僅占15.9%。不難看出農村婦女在村民委員會選舉中的參與度嚴重不足,處于非常弱勢的地位。農村婦女作為農村的弱勢群體,往往容易被邊緣化,在政治生活處于弱勢地位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在農村,由于女性接受教育較少,所以她們自身的文化水平十分有限,自然地就對政治生活了解不夠、對于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也不高。此外,由于受到農村文化傳統的影響,許多農村婦女在婚後都堅持着相夫教子,男主外女主内的教條落後的思想觀念。一些農村文化程度較高,能力較強的婦女屬于然部隊村名委員會的選舉有一定的熱情,但迫于農村的思想挂念落後和風氣的影響,往往也容易對村民委員會的選舉望而止步,即使順利當選為村委會幹部,也會承受着被嘲諷的壓力。
      (三)選舉公開性和透明度不足、民主選舉遭到破壞
      農村村委會選舉存在選舉的運作體系是不夠公開的。但是這種不公開的現象卻少有出現在新聞當中,媒體對于這個話題也是缺乏關注的。我國的現代媒體受到樂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影響,容易追随取求經濟利益的大流,便不斷挖掘容易吸引廣大社會群衆眼球的新聞事件,而相對忽視了對于社會上真正需要媒體力量來助攻的、關乎全民利益的大事件。現代網絡媒體具有傳播時間迅速、傳播範圍廣闊、曝光程度極高的特點,但我國現代媒體缺乏對基層民主選舉這一塊的關注度,現代媒體的力量沒有真正的發揮出來。
      (四)村委會對村委會選舉的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夠
      村委會作為協助村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指向标,往往對村裡面的積極發展、村内的基礎設施完善、村内的扶貧情況、計劃生育比較重視,而容易忽視對村内的政治工作的宣傳與教育宣傳欄目。調查小組走進何棠下村的村委會宣傳欄也沒有發現相關的正規的宣傳欄目。調查小組還采訪了當地的村民,詢問當地村民對于村委會給大衆做的村委會選舉法律法規的普及工作是否到位時,大多都是搖頭回答,甚至表示沒有。村委會在進行換屆選舉時也不會着重強調瑤進行依法合法選舉的問題,隻是注重選舉的結果。
      (五)地方勢力和宗族勢力強大
      在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落後,村内的貧富差距并不小。一些富有的人群總是仗着自己的錢财拉攏村民,給村民各種各樣的好處,小到一包米一桶油,大到幾千塊錢買到一張選票。而這樣的候選人先不論其才華和能力,首先他們的做法已經超出了村委會選舉法的規定,本身就已經是不合格的人選。他們強大的經濟實力讓其他除了村民馴服以外,地方權貴還會拉攏上級領導組成堅不可摧官官相護模式,讓平凡的老百姓對此感到無望無助。另一方面,家族勢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阻礙村委會選舉公平公開進行的因素,候選人對官的崇拜意識非常強烈,在競選的時候甚至不擇手段。一個家族内出了個地位顯赫、錢财了得的地主,就往往會形成一個大的人脈網絡,然後在這個網絡裡,家族裡面的人都會為這位地主盡心盡力地到處拉票,一唱一和。在對何棠下村的三十個村民進行采訪時,何棠下村民大多表示村内的确存在着所謂的有錢人或是有權人對村委會選舉存在其他意圖,而非真正有想要為村民服務的目的和态度,想要通過選舉上位中飽私囊。因此,村霸和賄選問題的産生不僅是對村委會選舉按照哈發程序進行的極大破壞,更是對村民自治的擾亂。除此外,和躺下村民還表示,隻要有一個掌握樂權錢勢力的人當選以後,有極大的可能進行連任,那麼群衆不滿的聲音就會持續不斷,村委會選舉的不公正現象就會持續而得不到解決。
      (六)上級政府、領導監督不足
      上級政府于村委會之間不是吩咐命令和被吩咐命令的關系,而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雖說基層群衆性自治組織是一個自治組織,上級政府不該有過多幹預,現今的村委會幹部已不是上級政府欽定,但當下上級政府往往容易忽視對村選舉的監督工作。上級政府有的選擇睜一眼閉一隻眼,草草了事,更有的是原本就與候選人進行人脈交往,給候選人撐腰壯膽。由此,村選舉的不法不良現象繼續泛濫。
 
     五、可行性方案(對策分析)
      (一)健全保護弱勢群體選舉權利相應機制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隻設計了對于女性參政的問題,而現實生活中精神病人群體的參政也受到了阻礙。由于女性參政問題比較突出,此次調查便沒有精神病涉及人群體的參政問題。盡管在我國已步入全體小康水平、農村地區移風易俗的背景下,農村婦女的名字仍是很少出現先在村委會的名單上。政府應該扮演推動者的角色,在改善農村婦女的選舉現狀問題上,制定相應的相關政策,采取相應的措施推動和保護農村婦女的選舉權。譬如,神對農村婦女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問題上,應加大對農村婦女的文化教育和培訓力度,提高其文化水平和和政治參與的熱情;此外,還應加大對婦女參與選舉的宣傳力度、破除農村婦女參與所面臨的輿論壓力和不良風氣,主見為廣大婦女營造積極的參與政治生活的氛圍。同時,村委會應在村委會人員結構方面對婦女予以照顧,從制度上保障農村婦女的選舉權。                    
      (二)完善村委會選舉法
      堅決而有力地懲治破壞選舉的人,是維護村委會選舉神聖性的應有措施。《村委會組織法》第17條規定,對于采取暴力、賄賂等方式當選村委會成員的,當選無效,村民可以向有關機關舉報。但對于這類行為應如何處理,該法并沒有做出明确規定。現行刑法第256條有關破壞選舉罪的規定,并未将破壞村委會成員選舉的行為納入其中,因此應将這種具有嚴重危害性的行為納入到破壞選舉罪的規制範圍之内。從目前的法律實踐看,對于破壞選舉行為的危害性,還存在認識不清、認識不足的問題,所以在完善好法律漏洞的背後,各個農村所出現的選舉不公正的現象就得不到有效的約束,法律的力量在村委會選舉中并沒有真正發揮用處。有法律的約束,村霸和賄賂選舉的消失才存在可能性。有法律對選舉惡象的懲治,才能治好選舉弊病。通過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然後再貫徹執行,在長期的堅持法律實踐的中培養民主選舉的習慣和營造公平選舉的風氣。
      (三)提升村民素質、加大對候選人的培訓
      由于大多數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許多村民的素質都不高。要想解決村級民主選舉中的問題就要加強對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識教育,要讓村民确立權利意識,要加大對群衆的普法教育。除此之外,也應對候選人進行相關培訓,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培訓骨幹隊伍,通過培訓使候選人明白村民自治的性質,村民委員會與上級黨委政府的關系、村委會的權利與職責以及了解相關的法律政策來廉潔自律。選舉期間還可以在農村播放有關的法律知識系列報道、從正反兩面進行宣傳與引導。利用村裡面的公告欄來進行相關的宣傳的作用,此外,還可以貼上有關的标語或橫幅進行宣傳,讓整個村子裡的人都提高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識,自覺應用法律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四)完善監督機制
      一方面要加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宣傳力度,幫助農民群衆樹立維權意識,讓人民群衆更多的了解其中的相關法律知識,并懂得如何運用其合法的民主權利。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發揮好村民監督的作用是可行的。另一方面,上級政府要加大監督力度,在每次選舉前應應對選舉加強指導,并在選舉過程當中對推選村民委員會、選民登記、推選村民代表、提名确定候選人、投票選舉五個環節進行監督。這五個環節缺一不可。對新上任的村級班子搞好追蹤檢查工作。要根據新候選人講稿提出的計劃逐條逐句的落實兌現情況,并将結果張榜公布,讓放空炮者難堪、站不着腳
      (五)加強黨的領導和紀律約束
      實行村民自治是中國共産黨領導農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偉大創舉。黨的領導,既是村民自治建設的前提,也是村民自治發展的政治保證。中國共産黨代表着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其組織原則和意識形态使其能夠有效制約農村宗法觀念和宗族勢力的負面影響。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也明确規定了基層黨組織在農村的政治領導核心地位。因此,必須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和改善黨在農村工作的領導,加強對村民自治制度實施的領導,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核心作用,解決好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關系,領導、支持、保證村委會充分行駛職權,消除農村宗法觀念和宗族勢力在農村社會的不良影響。
      (六)嚴格選舉程序
      選舉工作應當防患于未然,事前要考慮周全,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範、特别是對違法行為要提出明确的處罰辦法;此外,要按程序進行候選人的宇軒級正式選舉工作,切實做好投票、監票、唱票和計票工作,整個工作要透明公開,當場公布選舉結果,給村民一個明白。選舉的工作人員也必須十分嚴謹細心,确保選舉的每個環節都公安開透明,時刻警惕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七)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提高選舉的透明度
      現代網絡媒體對于信息傳達速度之快、傳播範圍之廣、曝光成度之高的優勢無疑是揭發村委會選舉中的亂象的好工具、好載體。利用網絡媒體的功能便能讓村委會選舉的不良不法現象監督與萬衆之下,形成強大的社會合力加以整治。
 
 
 
參考文獻:
[1]董婧.農村治理從小微權力入手[N].中國青年報,2016-01-15.
[2]白宇.9億張選票裡的中國民主[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