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z/sjjxcg/
首頁- 網絡思政- 實踐教學成果

經典紅色電影賞析優秀作品-2016級會計5班 羅嘉明《長征》-指導老師:王冬冬

血流成河的長征之旅
 2016級會計5班 羅嘉明
指導老師:王冬冬
 
    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大學,老師們一直與我們講有關長征的偉大以及紅軍戰士那種不畏艱難、敢于挑戰的精神,要我們好好學習一下,培養一下自己良好的精神狀态。長征,我們雖然并沒有親身經曆過,但是長征的精神以及紅軍戰士面對的困難的場景早早已經刻在我們腦海之中,時刻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今天,我懷着滿飽的熱情觀看了血流成河的二萬五千裡《長征》之旅。
    《長征》電影是以紅軍戰士過湘江開始的。1933年9月,蔣介石派出整整20萬的軍隊對中央蘇區紅軍戰士發動第五次圍剿。而在這時,紅軍戰士僅有8萬多人,中共蘇區紅軍戰士三人團指揮家是中央領導人博古、共産國際派來的李德以及周恩來。當他們面對20萬強大的敵軍時,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來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由于兵力的懸殊以及軍事決策錯誤,導緻紅軍損失嚴重,以至于作戰處于被動狀态,蘇區日漸縮小,最終導緻紅軍戰士的戰略大轉移。
    在湘江之戰中,由于博古等領導人對國民黨的軍事實力不了解,所以帶了許多很重的東西,導緻軍隊幾天幾夜都沒全部渡江,然而,在這時候,時間就是生命,敵軍的轟炸機不僅一直都在紅軍戰士頭上轟炸,而且紅軍戰士後面還有幾十萬的追兵。如果不是後排紅軍戰士有那種舍生取義的精神,不顧自己生死的抵擋幾十萬敵軍的追擊,為渡江的紅軍戰士争取寶貴的時間,紅軍的後果不堪設想。湘江之戰雖然取得勝利,但是實在傷亡太多了,紅軍戰士由之前8萬人極速降到3萬多人。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候,毛澤東明确對周恩來以及王稼祥等領導人指出紅軍現狀,他說:“如果繼續以這種作戰方式打下去,紅軍戰士就會被國民黨全部滅絕”。好在周恩來是一個明白是非的人,他覺得毛澤東說得确實與現實十分相符合,然而毛澤東在這時沒有了表決權與指揮權,于是他決定找李德、博古同志商量一下,讓毛澤東說一說他的看法,看一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來解決紅軍現在的問題。然而不懂得變通的李德、博古以毛澤東要改變作戰方針的借口而拒絕這個要求。但是,在周恩來、張聞天以及王稼祥等其他領導人的支持之下,李德、博古隻能選擇妥協。讓毛澤東表明一下他的看法。毛澤東根據當時軍事形勢,對敵軍軍隊狀況以及自己的軍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總結,并且提出放棄原來會軍的路線計劃,進而改變攻擊國民黨統治力量比較薄弱的貴州。雖然博古、李德以毛澤東的方案改變他們原來的作戰方針來拒絕這個提案,但是其他明白事理的黨組織領導人覺得這個方案可行,于是就把毛澤東的想法作為作戰方案。而在這時,具有很強的軍力思想的劉伯承也回到了軍中。毛澤東不僅僅是一個軍事人才,還是一個善于利用人才的人才。他知道劉伯承具有很強的軍力思想,具有很大的作戰優勢,于是他就讓劉伯承帶領紅軍戰士攻打烏江。英勇無比的紅軍戰士在劉伯承的帶領下,順利的攻下烏江,占領貴州,擺脫了敵人追擊,争取了作戰的主動權,這也為後來攻打遵義打下良好的基礎。
    紅軍戰士經過漫長的鬥争與流血,在領導人以及紅軍戰士共同努力下,1935年1月順利的攻占了遵義,并且建立了根據地,站穩了腳步。但是這時候依然是危機四伏。而在這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分析與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經驗教訓并且重新選出紅軍戰士的領導人。在會議上,李德與博古以敵衆懸殊的理由來辯解自己錯誤的指揮方案,而周恩來則明确表明自己指揮的錯誤以及李德與博古錯誤的指揮。經過幾天的辯論,會議最終決定改變了中央領導機構人員,并且改變三人小組的成員,由之前的博古、李德以及周恩來改為毛澤東、周恩來以及王稼祥,負責指揮紅軍戰士的行動與作戰。
    遵義會議後,國民黨再一次對紅軍戰士發起進攻,紅軍戰士為了躲避國民黨的追擊,紅軍戰士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始走上漫長的“長征之旅”。面對國民黨的圍剿,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人則根據敵情一次次解決了,當然這也必須有英勇的紅軍戰士配合以及其他領導人的認同方可完成。
    紅軍戰士在長征時,雖然時刻都在流血,但是又有很多感人的情節時刻感動我們每個人。在電影裡說到國民黨用飛機轟炸紅軍戰士時,毛澤東的老婆為了救一個士兵,她用自己的身體壓住那個士兵,結果士兵确實被救到了,但是她卻因此而犧牲了。紅軍戰士最終能夠取得勝利,我覺得不僅僅是因為領導人的正确領導,還包括紅軍戰士們鮮血的付出。正如電影裡說提到的毛澤東老婆一樣,紅軍戰士不僅把自己的生命給了黨組織,而且紅軍戰士會把活着的機會留給别人,一心一意的為他人着想,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也毫無怨言。
    當然,紅軍戰士并不是每個都為組織着想的,不管多麼完美的管理方法,内部還是會有人以自己的權利來謀求更大的權利以及更多的金錢。正如電影裡提到中央紅軍戰士在與張國濤的紅軍戰士會師之後,張國濤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選擇分裂軍事權利以及奪取軍事權力,嚴重的阻礙了領導的正确領導。好在的是,周恩來是一個不謀權利,隻會為組織以及紅軍戰士着想的中國共産黨。他為了保存紅軍戰士的軍事實力以及防止組織内部的軍事分裂,他選擇把自己努力得來的權力讓給了張國濤。然而,張國濤得到權力之後,他不但不服從組織上一緻北上抗日的命令,還決定獨自一人帶兵與國民黨對戰,拒絕與中共中央紅軍一起與其他的紅軍會師。面對當時這種的情景時,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人果斷下命自己的紅軍繼續北上會師,穿越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而且毛澤東為了防止張國濤的追擊,他還選擇了由他自己殿後。經過多次順利擺脫蔣介石的追擊,連博古也認同毛澤東的軍事實力,面對這一情景,他選擇支持毛澤東,并且相信毛澤東的指揮是正确,博古決定與毛澤東一起殿後。在紅軍戰士隊伍中,雖然會有少部分紅軍戰士為了自己謀取個人利益,但是我認為這是少之又少的。如果有很多人都隻為自己着想,我覺得紅軍戰士在湘江之戰就已經被滅絕了,就不會有偉大的長征之旅的勝利。
    為了取得戰士的勝利與達到北上抗日的戰略目标,紅軍戰士經曆了強度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強度鐵索橋、穿越一望無際的、惡劣無比的大草原以及對紅軍體能的極限考驗。每次轉移都是對紅軍戰士能力、領導人的決策的考驗以及紅軍的團結的考驗。經過重重困難,紅軍最終保存接近3萬人與陝北紅軍順利會師,結束了血流成河的長征之旅,實現了長征北上抗日的戰略目标。
    長征結束後,毛澤東用詩詞贊揚紅軍戰士曰:“紅軍不怕遠征難,千山萬水隻等閑”。是啊!紅軍戰士确實是不怕遠征難,用腳步行整整二萬五千裡長征,途中經曆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擺脫了敵人的追擊以及勇敢的面對了惡劣的自然環境,最終取得偉大的勝利,這也足以證明我們紅軍戰士具有堅強的意志以及具有不被困難所打倒的精神境界。
    随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網絡時代的到來以及交通工具越來越完善了,許多外國的朋友都想進一步了解我們長征的精神,并且他們認為中國人的意志确實是十分強大。他們覺得為了更好的立足社會,需要學習一下我們的長征精神境界。然而,作為祖國未來的我們卻不願意進一步學習,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呆在宿舍玩遊戲,看電影什麼的,完全忽略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一味在成迷于網絡這個虛拟的環境之中,甚至有時候玩到不知道是早上還是晚上,虛度自己寶貴的光陰。完全把我們紅軍精神抛到腦後了,這真的讓人覺得惋惜啊!
    長征之旅雖然是血流成河,但是長征紅軍戰士那種不怕困難,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卻時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我們也應該為他們感到驕傲,為自己作為一名中國公民而驕傲。同時,作為祖國未來的我們應該好好了解紅軍的精神境界,并且弘揚這種精神境界。作為企業人員則需要了解更多紅軍戰士的領導人在面對敵軍追擊時,那種戰略性的策略,這樣也可以讓自己在決策時,想得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