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我首次讀了《共産黨宣言》這篇著作,深深感受到冥冥之中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撼動着你的心魄,内心也不禁由衷生出對偉人的無限尊重和敬意。在人類文明史上,傳世著作不一而足,但隻有這一篇能夠像《共産黨宣言》那樣在世界人民心裡産生如此巨大的力量,也隻有這一篇能夠像《共産黨宣言》那樣激勵無數志士仁人前仆後繼赴湯蹈火改變和推動世界。西方的列甯主席,東方的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以及現在的習近平同志,運用他們的偉大理論和實踐,一次又一次确認了《共産黨宣言》中堅不可摧的真理。
1848年《共産黨宣言》的出世,第一次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指出共産主義運動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這一偉大著作的出世給廣大的無産階級帶來了佳音。這就代表無産階級和無産階級政黨在推翻資本主義,發展共産主義,建設共産主義社會的道路上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由此而生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也成功指導實踐了社會主義思想和工人運動的兩者之間的結合。
但不可否認的是,曆史上,社會主義曾被資本主義認為不适應社會的發展——二戰期間兩大陣營形成對壘。在資本主義政治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下,資本主義的優越性給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各個方面的繁華。社會主義國家盡管曾一度出現了經濟的高速發展,給資本主義到來了絕無僅有的壓力,但在七十年代以後也陷入了經濟困境。九十年代初世界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不少人諷刺社會主義已走到了盡頭,馬克思的理論不吃香了,風起雲湧的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也一時寂靜下來。一些粗俗勢利的小人趁機發難,聲讨馬克思主義的種種“罪行”,大喊馬克思對共産主義美好理想的預言已被曆史宣判為失敗。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沒有看到社會主義是盤曲成長的。然而,以新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頂住了壓力,堅持了馬克思列甯主義的社會主義道路,采取了适合中國國情的改革開放政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資産階級,一個在中世紀以後推翻以往腐朽的封建統治的階級,現在仍然主導着世界的潮流趨勢,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資産階級在很長時間裡都占據着主導地位。但它和所有的社會制度一樣,屬于一種私有制度,是一種剝削制度。資本主義根本就存在着一個緻命的矛盾,它就是廣大的工人階級和資本家地主之間的矛盾。隻有充分的保護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利益,社會才會擁有本質上的成長。社會主義的進步,我們都會看到。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頒布之後幾十年間,用實際來證明自己的理論,根據巴黎公社的革命經驗來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這也讓我看到了在追求共産主義道路上,偉人一直在堅持無産階級道路的先進性。正如《共産黨宣言》裡闡述着無産階級的曆史進程,以及不可磨滅的無産階級必将代替資本主義,走上和平共處、人人平等的共産主義社會道路。我們應當始終如一,堅定不移的堅定這個信念。
而在蘇聯解散失敗的經曆也是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指導性教訓,警示我們要走好社會主義道路。同時必須要與封建腐朽殘餘思想作鬥争,反對形式主義、本本主義和專制主義。隻有更好地發揚黨内優良民主制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才會發展的更好。社會主義的成長,需要社會主義國家對經濟發展的重視。像蘇聯和美國進行冷戰,蘇聯實現斯大林政策,大量發展了軍事工業而忽略了國内的經濟狀況,工業上來了,卻是以人民的苦痛作為慘痛代價,最終還是被美國打敗。《共産黨宣言》道:“在1848-1849年革命時代,不但歐洲的君主,并且連歐洲的資産者,都把俄國的幹預看做是幫忙他們對于剛剛開始意想到本身氣力的無産階級的獨一救星。此刻,沙皇在加特契納已成為了革命的俘虜,而俄國已經是歐洲革命運動的進步軍隊了”。蘇聯十月革命的勝利,給當時的無産階級世界起到了很大的激勵作用。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共産黨、歐洲各國的共産黨人帶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以及寶貴的革命實踐經驗。社會主義有今日如此大的發展,确實與蘇聯十月革命及以後的一系列發展的作用休戚相關。
《共産黨宣言》,始終是各代中國共産黨人堅定不移、維持的精神信念。我國的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同志都是通過學習《共産黨宣言》接受馬克思主義并走上無産階級革命道路的。十月革命的爆發開始,《共産黨宣言》開始真正引發國人高度重視,從而開始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在此期間,最早翻譯傳播《共産黨宣言》的學者,是報人成舍我先生。1919年,李大钊同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有關馬克思主義的論文。作為北京大學的主要報刊,《新青年》的出現影響了青年文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初步了解。因此對傳播馬克思主義起了初步的推動感化作用。在成舍我、李大钊等優秀學者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先進分子加入到研究和宣傳《共産黨宣言》的行列之中。中國人民開始覺醒并崛起,離不開這些優秀先進分子的共同努力。之後三十年的艱難抗戰時期,内外憂患打不敗中國共産黨。在毛澤東為領導的中國共産黨帶領下,中國人民衆志成城,一起突破了抗日戰争和對抗國民黨的雙重難關。終于實現了革命解放。它的成立,離不開中國共産黨人三十多年一直不停的奮鬥堅持的輝煌功勳。
從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産黨宣言》到毛澤東在國内外憂患期間誕生的毛澤東思想、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改革開放時期中出世的鄧小平理論到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70多年間的風雨曆程,世界發生了翻江倒海的變化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根基原理、根基方法論,也将跟着每一個時代實踐的成長發展,不竭地緊緊跟着時代前進的腳步,彌漫了蓬勃向上的朝氣與活力。開拓,才有出路;創新,才能發展。創新作為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一般規律,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精神意義,是我們中國共産黨在一九七八年會議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反映。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經濟全球化的國外環境,改革開放的國内背景,給中國帶來了許多欣欣向榮的發展。我們将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各個偉人的政治基礎上,站在它們的肩膀上,實現真正的中國夢。
在現代社會,理解并掌握真正的共産主義思想,對我們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我們雖然身處在和平的社會主義社會,但是卻很少了解到真正的共産主義及與此相聯系的理論,更不用說親身體驗實踐了。經常是道聽途說,甚至有三人成虎之勢。進行共産主義的理論知識浏覽,在今天仍然是必需的。每個人不管是有着怎樣的宗教信仰和政治觀念,都正身處在社會主義社會,身處于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并存的今天,《共産黨宣言》的存在對我們來說一直都是不容忽視的。大多數我們都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理解處于懵懂時期,是因為我們處在和平年代,隻懂得安逸享樂,卻不懂老一輩的頑強抗鬥。我相信,我會在以後,課堂以外的時間更多地閱讀相關共産主義思想和中國共産黨的理論書籍,再根據理論聯系實際,以此來更好充實自己的知識。
它的橫空出世,标志着将極大的增進全球的無産階級革命運動。它的繁華發展,給我們帶來就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下,人民的和平發展。當然現在的和平隻是相對的,為了更好的和諧成長,堅定走無産階級的道路是我們絕對要堅持的信念。
《共産黨宣言》屢次被權威認證,它所包括的劃時代的思維有着安穩的科學根本。它對遭受過壓迫和虐待的世界各國人民開辟了一條新的和平合作、和諧共處的方向。隻要“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和諧世界沒有來臨,我們将繼續堅持《共産黨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