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具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乞巧節”或“女兒節”。農曆七月七,在位于粵東的潮汕地區,人們會舉行一種獨特的成人禮——“出花園”。出花園是潮汕特有的成人禮風俗,盡管在潮汕小有名氣,但在全國範圍内卻鮮為人知。潮汕人一般選擇在七月七日這一天給家中年滿十五歲(虛歲)的小孩“出花園”,當然,也有一些人另擇吉日。“出花園”之日,由家中長輩為孩子們備辦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稱公婆)寓意着孩子們已經長大,可以走出花園牆,不再是往日裡在花園中玩鬧的孩童,該學着獨立了。時移俗易,鬥轉星移,“出花園”習俗有了微妙的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它帶給稚氣未脫的孩子們那份成熟及責任感的意識。“出花園”這一成人禮習俗,能在曆經了千百年的曆史洗滌後仍可得到衆人的肯定而得以保留并傳承下來,自有其存在的意義。我們也希望,像這樣獨具特色且有意義的民間習俗能夠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其精神。那麼如何去粗取精,更好地傳承和弘揚,這迫切地需要新時期的我們積極地思考。為此,本次調查報告我們将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等多種方法結合現實進行分析,調查潮汕人對“出花園”習俗的了解程度,并通過在圖書館和網上找資料,甚至是與中老年的街坊們交談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進一步發掘到出花園文化的精髓,開拓一條更好地弘揚“出花園”成人禮文化的道路!
關鍵詞:出花園文化;意義;現狀;困境;傳承與發展
關于潮汕地區”出花園“成人禮的調查報告-2016級學生優秀調查報告-金融8班全曉琳等(指導老師:王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