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z/sjjxcg/
首頁- 網絡思政- 實踐教學成果

經典紅色電影賞析優秀作品-2016級法學行政法班黃錦泓《熾熱的紅心》--指導老師:何月

熾熱的紅心
2016級法學行政法班    黃錦泓
指導老師:何月


    前段時間觀看了《建黨偉業》,首先給我的感覺是共産黨的建立真的是曲折艱難,慶幸的是共産黨頑強不屈,領導人物鞠躬精粹,還有很多渴望建黨的同志們浴血奮戰,為黨捐軀。
    總體評價,這是一部好電影,因為它很清晰的描繪出建黨之前的事迹以及整個晚晴和民國所發生的大事件。我是一個文科生,對于中國近代史較為熟悉,這部影片的剪輯使得每個曆史事件在我的腦海描上了濃厚的一筆,讓我更加印象深刻,也同時油然而生出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熱血沸騰,震撼無比。曆史事件衆多以及人物之間内在關系過于複雜,使得《建黨偉業》這部影片分量十足,但也表明編輯的難度。相比一些過于誇大曆史人物和過于藝術化的電影,這部電影就非常尊重曆史事實了。編劇為了突出标志性事件,采用了簡化、清晰曆史脈絡的方法。
    首先,根據觀看的衆多曆史事件,我先捋一下。故事講述的是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産黨的成立,在1911年到1921年,這十年中,中國曆史可謂是“風雷激蕩”“巨變疊起”。其中出現了一批早期共産黨員,有毛澤東、周恩來、張國焘、李大钊、陳獨秀、蔡和森、董必武,他們是中心,是風雲人物,曆史故事由他們書寫。在晚清民國時學術思想豐富時期,因為他們的集聚,碰撞出先進思想的火花,從而經曆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勳複辟、護法戰争、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産黨成立等重要曆史時段。為國家赴湯蹈火,熱血奮戰,在風雨飄搖時代,這遠遠不是一部電影能夠承載的重量,令人揪心又震撼的著名曆史事件和人物每每能夠刻畫的深入人心。
    我非常喜歡讀曆史,記得高中讀文科那會,我就對民國時期的曆史非常感興趣,說不上很懂,但很喜歡觀看和傾聽這段時期的曆史故事。《建黨偉業》的時間線很清晰,也是我在對曆史有一定了解的情況下看的,看片子時的狀态是很客觀的。記得在那段時期裡,社會比較動蕩,政局不穩。各方勢力都虎視眈眈,各據一方,所以人民比較恐慌。
    影片中有許多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其中一段是蔡锷和小鳳仙的故事,“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無以許卿。”小鳳仙回答蔡锷是說,你的心裡不僅要有四萬萬國人,還要有我小鳳仙。在動蕩時期的愛情也是難能可貴,蔡锷與小鳳仙無奈生于亂世中,在國家當前,在心愛的人面前。選擇了為國家事業捐軀,彼此都是那麼毫不猶豫和坦然,蔡锷無愧于小鳳仙,而小鳳仙亦不責備蔡锷,他們沒有絲毫的抱怨,隻有那赤誠報國之心,實在令我感動。還有一個片段時一對情侶在旅館裡殉情。一直不知道這畫面的含義,後來上了網頁搜索說這是《建黨偉業》中有一個讓人細思恐極的片段。說的是由于當時戰争頻發,資料大部分丢失或毀壞,建黨的具體日期沒有人記得,但正當時的報紙刊登了這對情侶殉情的新聞報道,然後建黨準确日期是根據該新聞日期才推測出。看完後才發現這個細節,電影編輯真的很詳細很細節化。
    全國人民都激情沸騰,心中渴望中國能夠強大起來,不僅在北大,在全國各地,每個人都在思考中國強大的出路。學生老師們用知識智慧激起時代的浪花。工人們用力量為時代發展振臂高呼,農民們勤奮汗水無聲地助威呐喊,每個人内心都在聲嘶力竭的号召團結一緻,戰勝一切。整個民國時期都散發出華夏青年的活力,燃燒着激情。正因為人們的願望一緻,讓廣大群衆無所畏懼前途的險惡。在這種時候,最不缺人才,亦描繪了許多鮮活的曆史英雄人物,例如共産黨的周恩來,精通中國的中庸之道,懂的靈活貫通。不會硬碰硬,不和北洋政府拼死對抗,該低頭就低頭。我認為周恩來同志的智慧也是中國共産黨的智慧。還有共産黨的毛澤東同志,中國人都知道他的才氣非凡很有領導風範的一個神奇人物,很難得這部影片沒有深化誇大毛澤東,他也是一個普通的湖南群衆,影片為了塑造他立體的形象,從他的生活他的妻子楊開慧的愛情開始記述。演員劉烨盡管外貌不相像,但把毛澤東的倔氣演繹出來了。毛澤東和周恩來志同道合,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人數衆多的基層力量農民的重要性,首先讓農民信任他們,搞土地。因為每個人做一件事都要有一個動機,農民想法單純,土地是他們的命,所以搞土地,達到地主,平分土地,人人平等就是一個對農民很好的動機。
    影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人,那就是留着長辮子的辜鴻銘先生。先生的思想很前衛,講話很霸氣很有邏輯,簡直就是才氣側漏。記得一個片段是他被北大聘請然後上台領聘書時,被台下的人恥笑,他很淡定的回應道:“我的辮子是有形的,諸位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以犀利的言語諷中國思想開放上的形式自由,并沒有真正做到言行也自由。
    看完整部電影,我感慨良多。整體而言,這部電影有很多閃光點,如群星閃耀、如細節精緻,如将偉大領袖,革命元老都作為普通人的一面表現出來等。影片中有許多閃光點,裡面毛潤之點評學生運動、陳獨秀對工人同志的演講将我黨早期主要依靠發動學生和工人鬧革命表現的很到位。北伐勝利後朱德擁抱着蔡锷的那個鏡頭,是如實還原了曆史的場面,讓觀衆感覺到真實和親切,朱德與蔡锷這個場景,表現出一位新中國的總司令與舊中國的愛國軍官的和諧,在國家面前,打戰失敗不可怕,因為彼此都是持着愛國之心為國家浴血奮戰。而我此時望着一臉病容的少帥,不免内心潮濕,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愛國志士抛家别子,恩斷紅顔。今天的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傲立在世界的東方,少不了很多如蔡锷将軍一樣的各民主黨派人士的心血。真正的曆史使我們要時刻銘記着為國奉獻的各愛國人士。宋教仁在被槍殺臨死前跟他的好朋友托孤,說家貧,望朋友幫忙照顧老母。這一刻,我的内心跟着配樂牽動,無比低落,久久後才發覺自己已經熱淚盈眶。時年,他年僅31歲,他走了,像許多愛國人士一樣入土化為塵埃。我全程被那個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時代震撼震撼着,為國獻身精神的發揚着,沒有屈服,沒有猶豫,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建造更好的中國。同時我也感到無比慚愧,生于一個和平的年代,作為21世紀的青年,精神境界遠遠比不上民國時期的青年學生們,我們不能認為他們的犧牲是理所應當,我們能做的是永遠銘記令人可歌可泣、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抗争奮鬥并逐漸進步的曆史。
    這部影片在上映的時候受到很多鍵盤俠的攻擊,每個人以自己見解進行評價,褒貶不一。沒有十全十美的電影,盡管這部電影沒有做到完美無缺,但相比之前的以前的許多革命影片優秀。我們應該正确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片名既然叫《建黨偉業》目的就是為了歌頌中國共産黨,講述我們黨當時經曆什麼困難才能找到革命力量的,讓我們對黨的過去有正确認識,讓我們對黨有信心。在晚清民國時期,因為新思潮的流行,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群體青年學生都加入到救國行動中,因為局勢的動蕩使得很多青年即使都獻出生命,也未得到響應。因為這個時代的特殊性,隻有通過不斷的尋找新辦法新出路才能勝利,共産黨在衆多革命勢力中存活至今,并發揚光大,是值得敬佩的。
    一個以基層力量為主導力量的執政黨,為了躲避其他政黨的侵害,連召開會議都是東躲西藏的,黨員人數也少,最終以頑強的生命力成為中華大地上的執政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共産黨始終捍衛着這片大地。我們決不讓曆史重演,也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發慈悲不來侵犯我們,關鍵是強大自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們也絕不會任由人欺淩,過去如此,現在仍應如此。因為我們的偉大祖國早已經今非昔比,國家正在強盛,民族正在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