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歡馬克思說過的一句話,“青春的光輝,理想的鑰匙,生命的意義,乃至人類的生存、發展全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奮鬥!隻有奮鬥,才能治愈過去的創傷;隻有奮鬥,才是我們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對于新時代的青年來說,奮鬥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但是要堅持奮鬥實在是太難了,因為在奮鬥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誘惑阻撓着我們繼續前行。而隻有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斷的為自己的目标而奮鬥,才能有朝一日實現自己的目标和夢想的可能。我也有一個目标,我想親自去德國看萊茵河,因為萊茵河不僅是具有曆史意義和文化傳統的歐洲大河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業交通幹線之一。最重要的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偉人就出生在萊茵河畔。他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全世界無産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 ,無産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開創者——馬克思!
1815年,法國軍隊短期占領了德國最古老的一座城市——特利爾。誰也不知道,三年以後這座城市裡的某個律師家庭中将會誕生一位千年偉人。這位偉人,也就是馬克思,他創建了馬克思主義,著有《資本論》、《共産黨宣言》等。馬克思終其一生,為現代社會留下了一筆相當寶貴的财富。可是馬克思究竟是怎麼做到千年一載的偉人呢?我十分好奇。于是我打開了麥克萊倫的《馬克思傳》。這本書彙聚了麥克萊倫數十年心血,全方面的講訴了馬克思的一生。書中将馬克思的形象塑造的更加有血有肉,不像教科書式的那麼古闆的聖人化。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偉人,更是一位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一直堅持奮鬥的人。他為共産主義奮鬥的一生都十分值得人們敬仰,那種不因外界所擾,堅持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奮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但我讀《馬克思傳》最有感觸的還是馬克思的青年時期,因為我們剛好也處在這個時期。這個時期可以說是每個人人生的巨大的轉折點,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青年時期要奮鬥,因為在這個時期我們所接觸到的東西将會很大程度的影響我們之後的人生。
青年時期奮鬥其實更多的是個人的奮鬥,是個人思想的完善和行為的逐漸成熟。不管出生于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應該要為自己奮鬥。在我們常規印象中,官二代富二代很多都是纨绔子弟。但其實不然。很多人出生好的同時也比常人更努力。比如馬克思,他出生于一個中産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訴訟法庭的高級法律顧問。自16世紀以來,特利爾的拉比都幾乎是馬克思的親戚。用現代化的語言來說,馬克思可以勉強算是一個“富二代加官二代”,馬克思所生長的環境也的特别,他住在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特利爾城,這裡曾歸屬過法國。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形成了一種崇尚自由的氛圍。而且特利爾是德國最早出現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城市之一,馬克思在這種氛圍下成長,所以也就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馬克思,使得他大多時候會用批判的目光審判社會。在他中學畢業的時候,他的著作《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已經初步體現出他的思想先進。而像他的這個年紀,我們絕大多數人還隻是在為考什麼樣的大學發愁,或者是為生計而發愁。沒有什麼多餘的精力去思考這麼精妙的,深奧的東西。當然這裡有很大的一個因素是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即使我們出生在那個時代并且跟馬克思處于一樣的社會地位,我們也不一定會像馬克思一樣思考那些哲學。我們的思想可能還停留在很膚淺的層次,我們的很多行為也尚未成熟。而青年時期的奮鬥則是建立在思想和行為雙重成熟的基礎上。
青年時期奮鬥要樹立遠大志向,學會堅持和沉下心。很多人應該知道,馬克思的《資本論》開始于1843年,這個時期的馬克思正處于青年人精力最旺盛的時刻。但馬克思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投身于為了金錢工作。他的志向很遠大,他想為了無産階級人民作鬥争。他将自己的青春全部用在了譜寫《資本論》這本書上。他忍受着物資的匮乏,靠着友人的救濟,在很艱難的環境下堅持了40十年才把這本偉大的著作完成。試問有幾個年輕人能做到耐着苦去鑽研這些深奧的東西,并且為之堅持了數十年?這樣的人并不多。而作為90後,00後的一代,我們曾經被稱作是垮掉的一代。但其實不是,老一輩的人正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而我們這些新生代正慢慢地在舞台上嶄露頭角。我們年輕有力量,但我們缺少耐心和堅持。總是會有不少新聞報道,大學生總是跳槽。這是當下社會的一個常态,但并不是非常好的現象。年輕人有鬥志,很注重自身的發展。但有句古話說,要立長志,莫常立志。所以我們應該要學會為了夢想堅持奮鬥,像馬克思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沉下心,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目标上。
青年時期的奮鬥,要多汲取知識,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自己思考。很多人學了東西但卻沒有運用到實際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以後都沒有找到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有些人學藝不精,更多的是他們沒有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并加以自己的思考。和燕妮結婚後,馬克思接觸了更多的思想和體系,他的思想漸漸融合了更多的體系,而且有了自己對哲學獨特的理解。當時的德國正處于普魯士的統治之下,而普魯士沒有公開的政治主張,反倒是法國大革命所帶來的主張和後來的反對進步的主張在當時的法律系中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馬克思對哲學的思考也是在這個時期獲得了一個較大的進展,他關于形而上學的導言就是在這個環境下誕生的,因為這個導言,他感悟到自己現在的知識儲備不夠多,所以他又接觸和吸收了黑格爾哲學,伏爾泰,康德和費希特的理論體系。而現在很多人總是頻頻被爆出學術造假,論文造假,考試作弊。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沒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自然而然就寫不出好的文章,而為了自己的利益就隻能去抄襲。這是十分可恥的。所以我們要在青年時期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并自己思考理解,這樣學的東西才是自己的。
青年時期的奮鬥要選擇一條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為之努力。馬克思的身體不算太好,因為肺病的折磨,他的兵役被永久取消。而在醫生的建議下,馬克思去了柏林一個名叫斯特拉勞的小村莊修養。在這裡,他的思想獲得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他從原本激烈抨擊黑格爾,譴責唯心主義,變成了一個青年黑格爾分子,也從對法律的研究中轉向了對哲學的研究。這種轉折就像是我們大學選了專業後,開始深入學習了發現自己不适合這個專業然後轉專業了那樣。從一個領域轉到另一個領域,這樣的勇氣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而在馬克思專攻哲學之後,就有了我們後來所看到的那樣。他成為了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他所創立的哲學思想——曆史唯物主義,廣為人知。他還創立了偉大的經濟理論,而他的極其偉大的著作是《資本論》。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被認為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鬥争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為什麼說青年時期應當奮鬥?因為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才能在社會中有立足之地。以前社會要求我們要學多點技能,現在時代要求我們把東西學多的同時還要學精。青年時期的奮鬥對我們今後人生的影響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學習更多的知識,把東西學透學精。同時也要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學會自己思考,選擇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然後堅定地走下去。就像習近平主席說的那樣,“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馬克思之所以成為一個偉人,跟他在青年時期的奮鬥是離不開的。準确來說他的一生都在奮鬥,而他青年時期的奮鬥則像是一塊基石,使他走到了更高的層次。如果青年時期都不奮鬥,那還要等什麼時候呢?不要在最适合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這是我在馬克思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