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鴉片戰争有感
2016級金融2班 鄒鎮宇
指導老師:王偉
看完了《鴉片戰争》内心久久不能平靜,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相信大家都了解鴉片戰争,而談到鴉片戰争,大家腦海裡一定會湧出一個人物——林則徐。林則徐是我們心目中的一位大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更是掀起了我們心中的熱血。 這部影片有很多場景讓我感到印象深刻,林則徐在片中曾說:“此刻世界上已經大國林立了,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當他被發配新疆的時候所交給皇帝的地球儀這一幕。深刻的讓我明白,在當初不可一世的清政府就是當時的井底之蛙,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當時的人民群衆連飯都吃不飽,這是為什麼?中國的閉關鎖國更讓中國的經濟落後了很多。清政府完全處于一種愚昧的狀态,縱觀曆史全局,改革開放是一個很重要的政策,而清政府卻閉關鎖國,這問題是十分的嚴重。經濟上的封鎖,大家都能過明白意味着什麼,落後。這也就應證了清政府與英國兵刃相見時為什麼會被英國打敗。
鏡頭回到19世紀初期,西方資本主義大不列颠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把鴉片大量的輸送到了中國,中國人逐漸沉淪其中,深受鴉片的毒害,鴉片把祖國的江山逐漸掏空。這時候道光帝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下令林則徐負責銷毀鴉片,林則徐接受委任,前往廣東禁煙。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更别說是為人民,為了祖國,林則徐第一時間就把何敬容關進了監獄,這大大威脅了英商,英商們在英國商讨并請求政府對中國開戰。
人性是可怕的,自此中國開始硝煙彌漫,英國對中國進行了武力侵略。林則徐卻是信心無比的堅定,必須把鴉片徹底消滅,面對恩師的處斬,林則徐深知“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義無反顧的做下去,林則徐首先從官府上揪出吸食鴉片的官員,欲斷鴉片先清官府,林則徐揪出的官員不甚其數,看着這些官員讓人感到恐懼與痛心。
眼看着到了虎門銷煙的壯舉讓中國人揚眉吐氣,但林則徐卻收到了發配新疆的聖旨,這無疑是給予禁煙的一個打擊,這時候林則徐已經置生死之外了,中國除了林則徐能禁煙,其他人沒有這個魄力去搞,即使這樣,林則徐仍然是一位大英雄。中國人民不可欺!中國人民自古以來有志氣,虎門銷煙更是大大加深了禁煙的決心。林則徐,更是民族的榜樣!
當英國的大炮兵臨我們中國,林則徐更是請求出兵反擊,但是最後失敗了,英國出兵寥寥無幾,中國出兵幾十萬大軍,卻是被英國打敗,這根本的原因就是鴉片對我們國家的毒害,禁煙,更是讓大家堅定了信心,必須要禁。當時中國兵力有80萬,但投入戰争的隻有10萬,而英國隻有7千人。但英國的洋槍火炮是遠遠超越中國的,中國最後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這更是我們中國的恥辱,但中國的精神還沒有滅,中國人民一定會勝利的。其實在我看來,鴉片戰争中國與英國的武力懸殊,中國深受鴉片毒害其實這也隻是外因,最根本的還是由于當時的社會體制,民衆的思想沒有改變,課堂上老師講過,一場戰争失敗的原因最根本是沒有發動人民群衆,更何況中國人民當初還可能幫着英國人,中國人民思維也沒有意識到,中國已經被侵略。當時也有與清政府對立的太平天國,但是中國人民絲毫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如何填飽肚子,這是何等的嚴重的問題。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曆史沒有辦法改寫,更需要我們去反思,落後就要挨打,隻有進步,才有立足之地。
看其英國背後侵略中國的本質,中國地大物博,更是貿易上的巨人,按照我們所學的《國際金融》來說,因為明清以來的中外貿易,中國規定以貨易貨,中國金銀不準流出去,隻能用外國的銀兩來進行貿易。還有中國是穩定的自然經濟,不像現在的商品經濟。自然經濟一切自給自足,不需要外來的貨物。為了改變這種國際的貿易逆差,不得不必須要也隻能向中國輸送鴉片,要打開中國的國門,才能為其謀取暴利。其實這也反映了鴉片戰争的必然性,沒有利益就沒有戰争。
中國當時也是有洋務派的出現,這些本質也跟鴉片戰争的本質相同,皆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國門。使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傾斜。
在當時中國是自給自足的經濟,經過鴉片戰争後,中國的自給自足經濟逐漸解體,中國的國門被打開了,近代資本主義也由此産生了一批。有人說,雖然中國被受侵略,但是我們知道,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要用辯證的方法去看待問題,面對侵略者的入侵,英國也為中國帶來了洋槍火炮、文化思想等這些東西,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中國的發展與進步,至少在也不是自給自足的階段。但是英國的侵略的确打開的中國的國門,促進了中國的發展,但我不認為這是對的。舉個例子,假如有人強奸了婦女,并生下來孩子,母女是無辜的,受盡了屈辱和苦難,後來兒子出人頭地,母親過上了安穩的生活,這時候強奸犯站了出來,大義凜然的說“沒有我就沒有你們今天”,這很明顯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強盜的邏輯,這根本說不通,很明顯大家都知道,國家的發展并不是入侵打開國門來決定,而鴉片戰争帶給中國的是苦難大于進步,進步甚至可以忽略。我們更要謹記這些所受到的屈辱,國家才能夠更加的富強。
整部影片給我的感覺是比較沉悶、抑郁的。有些人評論:“面對屈辱的曆史,每個人都是悲傷情的過客,林則徐和琦善都是配角,連道光皇帝都是,愧對先皇列祖的那淚流滿面的長跪中,偌大的國度陷落了”。但我個人認為,隻要你是英雄,你就是主角,假如沒有林則徐這些人,那曆史的後果是不是會改寫,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人物,正是這些人物的存在,我們中國才能繁榮至今。釀成這個曆史悲劇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在于道光帝,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如果軟弱無能,這個國家就必定滅亡,領導人很重要,他決定了國家的道路,君強則國強。
影片中的琦善就是一個典型的軟弱派,正所謂人如其名,人真的是善良。琦善,直隸總督因為道光皇帝怕英國人發動戰争,責怪林則徐惹怒洋人,将他撤免,并派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去與英方和解。琦善在思想意識上根本沒有意識到國家被侵略,卻跑去與英國人談判和解,這是何等的悲哀,官員如此,更别說民衆了。
談到這裡我又突然想到,前面我所說的中國人民的意識隻是想要如何填飽肚子,而鴉片作為一種奢侈品,中國人民連肚子都無法吃飽,如何進行吸食鴉片,準确的說,我再次對其進行反思,鴉片隻能出現在上層社會當中,普通民衆根本無法接觸,那就極大的加重了政府對普通民衆的賦稅,正所謂“苛政猛于虎”,鴉片戰争更是必然會導緻失敗。
在影片中最讓人感動的還是一位妓女蓉兒,她雖然是個悲哀的人物,但更從她身上體現了一位普通民衆 民族義氣,這也是為了我們中國能夠發展到今天的繁榮做了鋪墊,隻要有民衆的支持,我們的五星紅旗就不倒,就能屹立在國際之上,中國人民就擁有美好的幸福生活。
這部影片無疑來說是一部屈辱史,作為觀影人,更能感受到鴉片戰争的痛苦,也正應證了曆史一幅明鏡這句話,可以看見過去發生的事情,才能更好的把握未來的方向。當然這我隻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但我認為曆史這是每個中國人都必須要去進行思考的東西,曆史沒辦法改寫,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去了解曆史,了解曆史人物,才能明白,我們今天的繁榮富強,都是由一個個曆史人物所奮鬥出來的。
這部電影更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影片的開頭也是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隻有當一個民族真正站起來的時候,才能正視和反思她曾經屈辱的曆史”。沒有過多的評論中國就是對的,外國就是錯的,前面我也說了,鴉片最主要的接觸人物是上層社會,這也反映了國家的腐朽無能。我也深刻明白我們國家的的确确是站起來了,為什麼習近平主席要“打老虎,拍蒼蠅”,我想正是因為國家認識到了曆史,更認識到了現在,腐敗,是使國家走向衰退的重要原因。正視曆史,反思曆史,我們國家才能夠進步。
我們今天在共産黨的領導下,我們要始終高舉社會主義旗幟,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樹立崇高理想,發揚艱苦奮鬥精神,不要被外來的洋文化所侵略,我們也隻能夠借鑒,謹記鴉片戰争所帶來的苦難。面對洋文化,我們要有一個自己的判斷,吸其精華,棄其糟粕,記住曆史,記住恥辱,不要讓曆史重蹈覆轍。端正個人的思想觀念,明确祖國繁榮的重要性,堅決抵制外來有害物種——鴉片(當代毒品、有害文化)。正所謂我們要不忘初心跟着黨走,我們能夠擁有今天,更是曆史人物,更是我們的黨所給予我們的,我們要愛黨、敬黨。
雖然鴉片戰争這部分的曆史總是讓人悲哀,但是我相信在黨的領導下,我們中國,不再會發生同樣的曆史事件,我們中國,隻有更加繁榮富強,隻有更加興旺發達。中國必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