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矛盾就是認識你自己
——讀《矛盾論》有感
班級:17級商英1班 姓名:許潔 學号:201701110005 指導老師:陳代東
矛盾是什麼,在讀毛澤東的矛盾論之前我一直以為矛盾就是與朋友或者家人鬧矛盾了,簡單把矛盾理解成了矛盾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其實吵架也是矛盾隻不過隻是矛盾的一種表現方式。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我發現,矛盾即是一種關系,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或者你也可以說是一種方法,是你如何看待世界的一個角度和觀點。
首先我最喜歡的是矛盾觀裡的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也就是每件事都有矛盾的存在,沒有矛盾就沒有事物的發展。最簡單的舉個例子來說,當你學習的時候,你既想考個好成績但你又不想努力,如果你想考個好成績的動力大于你想偷懶的意向,那麼這種矛盾即将會推動着你努力,并且會讓你取得一個好成績,這是你在校的矛盾;而當你在家的時候,你既想讓父母開心為父母做飯和做家務,然而你也想偷懶,不想累着,這就是你在家的矛盾了,如果你為了讓父母開心的動力比較大,那麼這種矛盾也是同樣的能促進你和家庭關系的發展。這些都單單對于你自己而言的矛盾。你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矛盾,另外如果針對一個事物而言的話,也是具有同樣普遍的矛盾。例如零食炸雞,它一方面帶給你舌尖上的美味,但是另一方面帶給你脂肪肥胖和熱氣,這種食物的弊端大于利,所以盡量不吃。再比如水果青菜帶不了多大得味覺刺激給你,但是它可以給你的身體帶來纖維素和營養,典型的利處大于弊處,所以受廣大人民的喜歡。另外與矛盾的普遍性同時存在的還有矛盾的特殊性,它們兩個也是相互并存的,例如我們國家每次想推行新政策都會“試點”,所謂試點就是将這種政策在一個地方先實行,如果好用就可以在全國各地推行,如果并不能起作用,那麼國家就會繼續改進繼續研究,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聯系的作用,此外特殊性還有什麼用,毛澤東也說過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不能區分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就不能辨别事物,也不能區分科學研究的領域。然而在這裡我們所說的矛盾的特殊性就是說每個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矛盾,每個矛盾都是不一樣的,就拿兩個即将高考的學生相提并論的話,A學生英語不好,其他科很好,而B學生數學不好,其他科很好,普遍性就是都是兩個學生典型的偏科,但是特殊性就是,都是在不同的科目上偏科,所以依據它們的特殊性又有不同的解決方法,A學生應該努力學好英語才能考個好學生,相同B學生也需要努力學好數學才能考個好學校,這是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除了這種情況外另外還有兩種,分别是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中有不同得矛盾和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不過無論是矛盾的同一性還是鬥争性都是相互聯結不能分開的。
另外令我在現實生活中最深有感觸的是矛盾的鬥争性。也就是一開始我把矛盾理解成的其中一種具體形式,哲學上說得鬥争性包括一切的差異,其中就有人民内部不同的利益和意見的分歧。我們生活在班級裡,宿舍裡,家庭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産生的矛盾也就不同,宿舍裡可能與舍友因為生活裡的小事産生矛盾,在家裡也可能因為我們瑣碎得小事而發生争吵,在班級裡因為意見不和而發生口角。這都是很正常也很常見的矛盾的鬥争性。不過作為一個有素質的大學生,我們應該要學會正确處理這些矛盾,其實發生矛盾的關鍵是我們與對方的利益發生了沖突。與鬥争性相互對立的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是說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并相互轉換,也就是說矛盾的利端與弊端可以相互轉化,利端有可能轉變為弊端。所以我們要堅持用全面的,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既要看到事物的益處也要看到事物的弊處,就像你交朋友,不能隻看到别人有錢就一味的與他交朋友,說不定他會帶壞你,給你帶來錯誤價值觀的示範,不利于你的發展。
學了那麼多如何看問題和事物得發展,接下來我想說一下如何運用。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都有矛盾,正是這種矛盾推動事物得發展,所以我們要承認矛盾,遇到矛盾要分析矛盾,因為離開了具體分析,就不能認識矛盾的特性,我們必須時刻記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比如說你兩個朋友都生氣了,因為A同學是吃貨,你請A同學去吃東西。她不生氣了原諒你了,但是你不能說也請B同學去吃東西,因為B同學正在減肥,這樣你隻能加重你們之間的矛盾,所以請吃東西的話在B同學身上就行不通了,你可以約她一起去跑步或者一起去逛街。所以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她們的不同的特點和需要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是典型的“對症下藥”,不能麻木的一直用同一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因為事物在發展人也會變,所以我們的解決方法也要學會改進和創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提現在很多地方,幫助我們發展,不僅僅在個人身上也體現在國家身上社會身上,國家想要發展經濟,必須要根據我國的發展特點和發展現狀;如果國家要治理污染,也必須要根據我國的環境特點和環境條件來治理;最重要的是如果國家想推行新政策,必須要根據每個地方,和每個人的特點來制定。如果離開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或者國家都是不能發展的。可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多麼重要。
另外最容易搞混得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這是全文中最容易混淆的地方了。都是主要和必要,一不留神就會弄錯,不過最容易區分的地方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兩個不同的矛盾,然而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必要方面是同一個矛盾裡不同的矛盾。例如你在交往過程中,與舍友有了矛盾,與父母也有了矛盾。這是兩個不同的矛盾,然而毫無疑問,你與父母得矛盾是主要矛盾,你與舍友的矛盾是必要矛盾。所以如果你要解決問題,你先解決主要矛盾,因為可能這個主要矛盾會影響你的心情和你的發展更多一些,而且是必須要盡快解決的。而舍友的矛盾影響并不大,可以慢慢解決。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必要方面就是說同一個矛盾的不同方面了。 再拿這個例子說,就是你和父母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你想談戀愛而你的父母反對你談戀愛,你們之間的對立導緻了你們矛盾的爆發,而次要方面是你還在學習你父母想你好好學習别分心談戀愛,而你認為學習的過程中談戀愛可以放松,你與對方可以相互促進相互努力奮鬥。然而正是這次要的矛盾加重了你們之間的分歧。但這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可以轉化,也許有一天你爸媽同意了你談戀愛,那麼你們談戀愛時能否相互促進共同進步才是你發展的主要矛盾了。你也許也可能發現了主要矛盾包含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所以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在認識事物和解決事物時既要看到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并且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我們的學習便是最好的例子,當我讀初中時,我特别不喜歡英語。而那時很多人都不學英語,我也跟風不學英語,結果當我上了高中,我發現我的英語跟别人都差了好多,而且每次考試排名,我總是每科都行但是一加上英語我的排名就嗖的一下掉了下來,那時候困擾我的是英語。所以我要是想考大學就必須攻克英語。所以英語是我學校的主要矛盾,是影響我上大學的主要矛盾,所以那時候我拼命學英語,每天早上五點起來背單詞,每天都刷題讀英語看語法,終于一年多以後,我的英語就學回來了,所以我也能如願考上了大學。然而我現在還是英語專業得學生,現在學習英語才是我的主業,而别的科目則是我的副業,不過我也離不開那些副業。正是有了主業與副業我才能完成我的學業,而且正是主業和副業才能一起促進我的成長。主業教我專業知識和強化專業技能。而副業則是教我如何做人如何生存與發展。如果一個人副業沒有學好那麼他的主要矛盾不是主業了而是最基本的副業了,這就是矛盾的相互轉化。因為他連最基本的做人和生存都出了問題,如何談發展專業技能。所以我們要相互并重。
矛盾觀對于我們的發展是無所不能的,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讀讀毛澤東的矛盾觀,好好研究和反思我們的人生觀。相信必定會讓我們在成功的路上少走一大截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