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英石文化作為中華石文化的一種獨特的文化景象,從宋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在這一曆史長河中,英石因具有極高的收藏性和觀賞性,曾被列入皇家赝品,被公認為全國四大名石之一。更有不少文人墨客如蘇轼等為之瘋狂,留下了許多佳話。英石文化以其兼具“形”“色”“獨”“神”的自然神韻和天成、嶙峋、古拙、靈動、融通的審美傾向一直為世人所推崇。改革開放後,英石文化迎來了它的春天,英石文化的活力、張力再度彰顯,出現了長達20多公裡的英石長廊,出現了好幾個以英石為鑒賞和交易的大老闆,英德奇石協會成立,英石文化節辦起來了。随着“英石熱”的不斷升溫,經濟的高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沖擊着英石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導緻英石文化面臨着“質”的退化。為更好地傳承和發展英石文化,本次調查報告通過調查問卷,調查數據,訪談等方法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逐步找出英石文化“變質”的原因,進一步了解英石文文化的精髓,找出一條弘揚繼承發展的道路。同時,政府、民間組織、廣大人民群衆也是需要出一份力,才能促使英石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讓英石文化充滿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英德英石;英石文化;現狀;困境;傳承與發展
關于英德英石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調查報告-2016級學生優秀調查報告-金融7班鄧以恒(指導老師:王璇).docx